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形體

夜航船作者:張岱發布:福哥

2019-1-2 20:54

聖賢異相

堯眉八彩。舜目重瞳。文王四乳。蒼頡四目,禹耳三漏,是謂大通,興利除害,決江疏河。

四十九表

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窪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顏,均賾,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駢脅,參膺,圩項,山臍,林胔,翼臂、窐頭,隆鼻,阜脥,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面如蒙倛,兩目方相也,手垂過膝,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龍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字,望之如仆,就之如升,修上趨下,末僂後耳,視若營四海,耳垂珠庭,其頸似堯,其顙似舜,其肩類子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胸有文曰『製作定世符』,身長九尺六寸,腰六十圍。見【祖庭廣記】。老子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見【法輪經】。

昭烈異相

蜀先主長七尺五寸,目顧見耳,臂垂過膝。

碧眼

孫權幼時眼碧色,號碧眼小兒。

猿臂

漢李廣猿臂善射。

獨眼龍

李克用一目眇,時號『獨眼龍』。

膽大如斗

姜維死後剖腹視之,膽如斗大。張世傑亦膽大如斗,焚而不化。

半面笑

賈弼夢易其頭,遂能半面啼,半面笑。

玉樓銀海

東坡【雪】詩:『凍合玉樓寒起栗,光搖銀海眩生花。』王荊公曰:『道家以兩肩為玉樓,兩眼為銀海。』東坡曰:『惟荊公知此。』

緘口

孔子觀周廟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人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毋多言,多言,多敗。毋多事,多事,多患。

舌存齒亡

常𪭢有疾,老子曰:『先生疾甚,無遺教語弟子乎?』乃張其口,曰:『舌存乎?』曰:『存。豈非以軟耶?』『齒亡乎?』曰:『亡。豈非以剛也?』常𪭢曰:『天下事盡此矣!』

芳蘭竟體

梁武帝平建業,朝土皆造之。謝覽時年二十,為太子舍人,意氣閒雅,瞻視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眼如岩電

王戎字濬沖,形狀短小,而目甚清照,視日不眩。裴楷曰:『王安豐眼爛爛如岩下電。』

面如傅粉

何宴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夏月,與熱湯麵。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璧人

衛玠少時,乘白羊車於洛陽市上,咸曰:『誰家璧人?』

看殺衛玠

衛叔寶從豫章至都下,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

覺我形穢

王濟是衛玠之舅,雋爽有風姿。每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渺小丈夫

孟嘗君過趙,趙人聞其賢,出觀之,皆大笑曰:『始以薛公為魁梧也,今視之,乃渺小丈夫耳。』

婦人好女

馬遷曰:『余以為留侯其人必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精神頓生

張九齡風儀秀整,帝於朝班望見之,謂左右曰:『朕每見九齡,使我精神頓生。』

琳琅珠玉

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名詡、平子夷甫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皆琳琅珠玉。』

若朝霞舉

李白見玄宗於便殿,神氣高朗,軒軒若朝霞舉。

倚玉樹

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侯玄並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擲果

潘安甚有姿容。少時挾彈乘小車出洛陽道,婦人遇者,無不連手共縈之,競以果擲盈車而返。

屋漏中來

祖廣行恆縮頸。桓南郡始下車,桓曰:『天甚晴明,祖參軍如從屋漏中來。』

四肘

成湯之臂四肘。【韻會】:一肘二尺。又雲一尺五寸為肘。

姬公反握

周公手可反握。

駢脅

駢,聯也。晉文公名重耳,其脅駢。

鑠金銷骨

西漢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謂讒言誹謗之利害也。

敲膚吸髓

髓,骨髓也。敲其膚而吸其髓,喻虐政之誅求也。

掣肘

【說苑】:魯使子賤為單父令,子賤借善書者二人使書,從旁掣其肘,書丑,則怒,欲好書,則又引之。書者辭歸,以告魯君。君曰:『若吾擾之,不得施善政。』令毋徵發單父。未幾,教化盛行。

厚顏

【書經】:『顏厚有忸怩。』謂愧之見於面也。

搖唇鼓舌

【莊子】:搖唇鼓舌,擅生得非。

怒髮衝冠

秦王許以十五城易趙王和氏璧,藺相如捧璧入秦,見秦王無意償城,怒髮衝冠,英氣勃勃。

生而有髭

【皇覽】:周靈王生而有髭,謂之髭王。

注醋囚鼻

【唐史】:酷吏來俊臣鞫囚,每以醋注囚鼻。

春筍秋波

言纖指如春筍之尖且長,媚眼如秋波之清且碧也。

藍面鬼

盧杞號藍面鬼,常造郭汾陽家問病。聞杞至,悉屏姬侍,獨隱几待之。家人問故,汾陽曰:『杞外陋而內險,左右見之必笑,使後得權,吾族無瞧類矣。』

善用三短

後魏李諧形貌短小,兼是六指,因癭而舉頤,因跛而緩步,因謇而徐言。人謂李諧善用三短。

亂唾擲瓦石

左太沖絕丑,亦效潘安乘車游市中,群姬亂唾之,委頓而返。張孟陽亦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滿車。

龍虎變化

韓文公撰【馬燧志】云:『當是時見王於北平,猶高山深林,龍虎變化不測,魁傑人也。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停鵠峙。

長人

苻堅拂蓋郎申香、夏默、護磨那三人,俱長一丈九尺,每飯食一石、肉三十斤。

矮短人

王蒙長三尺,張仲師長二尺五寸。

重人

安祿山重三百五十斤,司馬保八百斤,孟業一千人。

澹臺滅明

李龍眠所畫七十二子像,澹臺滅明猛毅甚於子路,則夫子所謂失之子羽者,謂其貌武行儒耳。

祖龍

秦始皇虎口,日角,火目,隆凖,鷙鳥膺,豹聲,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號曰祖龍,侯生數其淫暴,謂萬萬均朱,千千桀紂。

好笑

陸士龍好笑。常著縗績上船,水中自見其影,便大笑不止,幾落水。

笑中有刀

李義府,貌足恭,與人言,嬉怡微笑,而陰賊褊忌,凡忤其意者,皆中傷之。時號義府笑中有刀。

方睛

管輅云:『眼有方睛,多壽之相。陶隱居末年,其眼有時而方。

百體五官

人身有百骸,故曰百體。官,司也。五官,耳、目、口、鼻、心也。

鬚髮所屬

發屬心,稟火氣,故上生。須屬腎,稟水氣,故下生。眉屬肝,稟木性,故側生。男子堅持氣外行,上為須,下為勢。女子黃門無勢,故無須。

重瞳四乳

舜重瞳,項羽重瞳,隋魚俱羅,朱梁康,王友敬,永樂中楚王子,亦俱重瞳。文王四乳,宋范漣佟⒊N淖櫻明倪文僖謙,俱四乳。

身長一丈

中國之人長一丈者,人君則黃帝、堯與文王;人臣則吳伍員、漢巨毋霸,俱十尺。毋霸腰大十圍,員眉間一尺。孔子長十尺,又雲九尺六寸。按【莊子】所謂自腰而下不及禹三寸,則後說是矣。宋【桯史】載,有唐某者與其妹各長一丈二尺。

身長七尺以上

禹長九尺九寸,湯九尺,秦始皇八尺七寸,漢高祖七尺八寸,光武七尺三寸,昭烈七尺五寸,宋武帝七尺六寸,陳武帝七尺五寸,宇文周太祖八尺,項王八尺二寸,韓王信八尺九寸,王莽七尺五寸,劉淵八尺四寸,劉曜九尺四寸,慕容七尺八寸,姚襄八尺五寸,曹交九尺四寸,冉閔、什翼健、宇文泰皆八尺,慕容垂七尺四寸,慕容德八尺二寸。自唐以後,人臣長者故少。韋康成十五長八尺,姜宇十五長七尺九寸,劉曜子胤十歲長七尺五寸,美姿貌,眉須如畫。人固有少而長若此者,胤止八尺四寸,不能如其父也。

讒國

沈顏【讒論】曰:宰嚭讒子胥而吳滅,趙高讒李斯而秦亡,無極讒伍奢而楚昭奔,靳尚讒屈原而楚懷囚。故曰:人知佞之讒讒忠,不知佞之讒讒國。

舌本間強

俗語曰:『三日不言,舌本強。』殷仲堪言,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皮裡陽秋

晉褚裒字季野,桓彝目之曰:『季野皮裡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褒貶也。

斷送頭皮

宋真宗東封,得隱者楊朴。上問:『卿臨行,有人作詩否?』對曰:『臣妻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愛作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唾掌

公孫瓚曰:『天下兵起,謂可唾掌而決九州耳。』李集:『太平可覆掌而致。』

捫膝

後魏賈景興棲遲不仕,葛榮陷冀州,稱疾不拜,每捫膝曰:『吾不負汝,以不拜榮故也。』又趙宋喻如礪號『捫膝先生』。

雞肋

晉劉伶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臂奮拳。伶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曹操入漢中討劉備,不得進,欲棄之。乃傳令曰『雞肋』,官屬不知何謂。楊修曰:『雞肋,棄之則可惜,啖之則無所得,比漢中,王欲去也。』乃白操,遂還。

噬臍

楚文王伐申。過鄧。鄧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聃甥曰:『亡鄧國者,此人也。若不蚤圖,後君噬臍無及。』

交臂

【莊子】: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趨亦趨。夫子絕塵而奔,回瞠乎其後矣。』夫子曰:『吾終身於汝,交一臂而失之,不可哀歟?』

三折肱

晉范氏、中行氏將伐晉定公,齊高疆曰:『三折肱知為良醫。我以伐君為此矣。』

髀里肉生

劉玄德於劉表坐,慨然流涕曰:『平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將至矣,而功業未建,是以悲耳。』

炙手可熱

唐崔鉉進左僕射,與鄭魯、楊紹、段復環、薛蒙頗參議論。時論曰:『鄭、楊、段、薛,炙手可熱;欲得命通,魯、紹、環、蒙。』

如左右手

韓信亡去,蕭何自追之。人告高祖曰:『丞相何亡。』高祖大怒,如失左右手。

高下其手

言人斷獄徇私,高下其手。

幼廉一腳指

北齊李幼謙為瀛州長史,神武行部征責文簿,應機立成。神武責諸人曰:『卿等作得李幼廉一腳指否?』

握拳齧齒

東坡帖云:張睢陽生猶罵賊,齧齒穿齦。顏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爪。

豕心

【左傳】:昔有仍氏生女,樂正後夔娶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婪無厭。人謂之封豕。

鎖子骨

李鄴侯少時身極輕,能於屏風上行。既長,辟穀,導引,骨節俱戛戛有聲。人謂之鎖子骨。

一身是膽

趙子龍與魏兵戰,追至營門,魏兵疑有伏,引去。翌日,率德至營視之,曰:『子龍一身都是膽。』抽筋絕髓郭弘霸討徐敬業云:『誓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絕其髓。』武后悅,授御史。時號『四其御史』。

鐵石心腸

皮日休云:『宋平廣為相,疑其鐵石心腸,不解吐軟媚詞。觀其【梅花賦】,便巧富艷,殊不類其為人。』

伐毛洗髓

【漢武記】:黃眉翁指東方朔曰:『吾三千年一反骨洗髓,三千年一剝皮伐毛。吾今已三洗髓,三伐毛矣。』

笑比黃河清

宋包孝肅極嚴冷,未嘗見其笑容,人謂其笑比黃河清。

連璧

晉潘岳與夏侯湛並美姿容,行止同輿接菌。京都謂之連璧。

乳臭

漢王以韓信擊魏王豹。問酈食其:『魏大將誰?』對曰:『柏植。』王曰:『是兒口尚乳臭,安能敵吾韓信?』

貌不揚

晉叔向適鄭,鬷蔑貌不揚,立堂下,一言而善。叔向聞之,曰:『必然明也!』下執其手以上,曰:『子若不言,吾幾失子矣。』

貌侵

漢田蚡,孝景帝皇后母弟也,為丞相,為人貌侵,言短小而醜惡也。

獐頭鼠目

唐苗晉卿薦元載。李揆輕載相寒,謂晉卿曰:『龍章鳳姿士不見,獐頭鼠目子乃求官耶?』載銜銜恨之。

龍鍾

裴晉公未第時,羈旅洛中,策驢上天津橋。時淮西不平,有二老人倚柱語曰:『蔡州何時平?』見晉公,愕然曰:『適憂蔡州未平,須待此人為相。』仆聞告公,公曰:『見我龍鍾,故相戲耳!』後裴度於憲宗時果為相,平淮、蔡。

牙缺

張玄祖八歲,缺齒,先達戲之曰:『君口何為開狗竇?』玄祖曰:『欲使君輩從此中出入。』

口吃

漢周昌爭立太子,曰:『臣期期不奉詔。』鄧艾自稱艾艾。韓非、揚雄俱口吃,善屬文。後劉貢父、王汾在館中,汾口吃,貢父為之贊曰:『恐是昌家,又疑非類;未聞雄名,只有艾氣。』

吾舌尚存

張儀常從楚相飲,相亡璧,意儀盜,執儀笞之。儀歸,而其妻誚之。儀曰:『視吾舌尚存否?』妻笑曰:『在。』儀曰:『足矣!』

借聽於聾

韓昌黎【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問道於盲,未見其得者也。

青白眼

阮籍能為青白眼,見禮法之士,以白眼待之。母終,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弟康乃挾琴齎酒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邯鄲學步

班氏序:傳昔有學步於邯鄲,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美須

謝康樂須美,臨刑,施為南海祇垣寺維摩詰像須。唐中宗時,安樂公主端午斗莫,欲廣其地,馳驛取之。又恐為他所得,剪棄其餘。

貌似劉琨

桓溫自以雄姿風氣,是宣帝、劉琨之儔,及伐秦還,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劉琨婢也。一見桓溫,便潸然曰:『公甚似劉司空。』溫大悅,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問之,婢曰『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溫於是褫冠解帶,昏然而睡不怡者累日。

補唇先生

方干唇缺,有司以為不可與科名。連應十餘舉,遂隱居鑑湖。後數十年,遇醫補唇,年已老矣。人號曰『補唇先生。』

眇一目

湘東王眇一目,與劉諒游江濱,嘆秋望之美。諒對曰:『今日可謂帝子降於北渚。』【離騷】:『帝子降於北渚,目渺渺而愁予!』王覺其刺己,大銜之。後湘東王起兵,王偉為侯景作檄云:『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赤縣所歸?』後竟以此伏誅。

半面妝

徐妃以帝眇一目,知帝將至,為半面妝。帝見之大怒而出。

塌鼻

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鬚眉墮落,鼻梁斷壞。一日,與東坡會飲,引【大風歌】戲之,曰:『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梁!』

頭有二角

隋文帝生而頭有兩角,一日三見鱗甲,母畏而棄之。有老尼來,育哺甚勤。尼偶外出,囑其母視兒。母見須角稜稜,燁然有光,大懼,置諸地。尼疾走歸,抱起曰:『驚我兒,令吾兒晚得天下!』後帝果六十登極。

岐嶷

【詩經】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美后稷也。岐嶷,峻茂之狀也。

口有懸河

晉郭象能清言。王衍云:『每聽子玄之語,如懸河瀉之,久而不竭。』

侏儒

【左傳】:臧紇敗於狐駘。國人曰:『侏儒侏儒,使我敗於邾。』註:狐駘,地名。侏儒,短小也。

捷捷幡幡

【詩經】:『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胸中冰炭

語云:不作風波於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

唇亡齒寒

【左傳】: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子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甚虞之謂也。』

足上首下

【莊子】:失信於俗,謂之倒置之民,猶足上首下,倒置尊卑也。

揚眉吐氣

李白【與韓朝宗書】: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推心置腹

【史記】: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

方寸已亂

【三國志】:徐庶母為曹操所獲,庶辭先主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今失老母,方寸亂矣,請從此辭。』

黑甜息偃

東坡詩:『三杯軟飽後,一枕黑甜余。』【詩經】:『或偃息在床。』

肉眼

【唐摭言】:鄭光業赴試,夜有人突入邸舍,鄭止之宿。其人又煩鄭取水煎茶,鄭欣然從之。後鄭狀元及第,其人啟謝曰:『既取杓水,又煎碗茶,當時不識貴人。凡夫肉眼,今日俄為後進,窮相骨頭。』

青睛

【南史】:徐陵目有青睛,人以為聰慧之相。

丹心

又心曰丹府,心神曰丹元。

腆顏

【文選】:『明目腆顏,曾無愧畏。』

可口

【莊子】:樝梨橘柚,皆可於口。

置之度外

【漢史】:光武帝曰:『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謂隗囂、公孫述也。

秦人視越

韓文:秦人之視越人,忽言不加喜戚於其心。

行屍走肉

【拾遺記】:任未曰:『好學者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行屍走肉耳!』

顏甲

【瑣言】:進士王光遠,干索權豪無厭,或遭撻唇,略無改悔。時人云:『光遠顏厚如十重鐵甲。』

高髻

後漢馬廖疏云:『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布。』

面謾

樊噲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曰:『噲妄言,是面謾!』

掉舌

漢酈生說齊王與漢平。蒯徹言於韓信曰:『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下齊七十餘城。』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