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徐愛錄之心即是理之一

傳習錄作者:王陽明發布:延章

2022-5-9 00:19

明朝正德十三年 ( 公元1517年 ) 八月,王陽明的門人薛侃刊刻【初刻傳習錄】於江西贛州。刊本內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陽明先生語錄,分『徐愛錄』、『陸澄錄』和『薛侃錄』。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徐愛 ( 公元1488 ~ 1518年 ) ,字曰仁,號橫山。浙江餘杭人,王陽明的妹夫,也是陽明先生的第一位學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陽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嘆曰:『曰仁歿,吾道益孤,至望原靜者 ( 陸澄 ) 不淺。』參看【明儒學案】卷十一。

先生於【大學】『格物』諸說,悉以舊本為正,蓋先儒所謂誤本者也。愛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泛濫於詞章,出入二氏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謦咳,或先懷忽易憤激之心,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從游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故愛備錄平日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而正之,庶無負先生之教雲。門人徐愛書

譯文
先生對於【大學】中有關『格物』的各種說法,均以舊本,亦即前賢所說的誤本為標準。我剛聽說甚覺意外,繼而產生懷疑,最後,我殫精竭思,互相對照分析,就正於先生。方始發現,先生的主張猶如水性冰冷、火性炎熱一樣,即是百世之後的聖人也不會產生疑問。
先生天資聰穎,然和藹可親,為人坦誠,平素不修邊幅。早年,先生性格豪邁灑脫,曾熱衷於賦詩作文,並廣泛深入研究佛道兩家的經典之作。所以,時人初聽他的主張,認為是異端邪說,不予深究。但是他們不知道,在貶居貴州龍場的三年中,先生處困養靜,惟精惟一的功夫,已入聖賢之列,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我時刻受先生之教誨,覺得他的學說,剛接觸似乎很容易,深入研究就覺得愈發崇高;初看好象很粗疏,仔細鑽研就覺得愈發精細;剛接近仿佛很淺顯,深入探求就覺得沒有窮盡。十幾年來,我竟連它的輪廓都未看到。但是,今天的學者,有的雖與先生才一面之緣,有的只聞其名,有的懷着蔑視、惱怒的心情,就想在立談之間,依據傳說,浮想聯翩,如此何能徹底深諳先生的學說呢?跟從先生的人士,聽着先生不倦的教誨,常常得一而遺二,如同相馬時只注意馬的牝牡黑黃,而忽略了能否馳騁千里的特性。因此,我謹把平時所聽到的全部記錄下來,給諸位同志奉上,以便考核校正,不負先生教育之恩。 晚生徐愛序

評析
此段為全文之開篇,首先介紹先生之概貌。陽明先生乃古代先儒群體中之一員,亦為代表性人物,創良知之說,開心學之河,打破了宋以來程朱理學一統儒學之局面。其先生之形象、特性與先哲先賢們一樣,既有其共性,亦有其個性。先生天資聰慧,是為共性,但卻和悅坦誠、不修邊幅,亦共性,亦個性,大凡先聖先哲們,其心地祥和,舉止隨和,處事順其自然;先生年輕時豪邁不羈,又曾廣博於詩文,深研習佛教和道教的典籍,同樣既共性,亦個性,孔子十歲即立志於學,陽明先生年輕的豪邁亦是一種鴻鵠之志向……總之,陽明先生是古代一位既有學術成就,又有君子之德的大儒、醇儒。

愛問:『「在親民」,朱子謂當作「新民」,後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據。先生以為宜從舊本作「親民」,亦有所據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與「在新民」之「新」不同,此豈足為據?「作」字卻與「親」字相對,然非「新」字義。下面「治國平天下」處,皆於「新」字無發明。如云「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之類,皆是「親」字意。「親民」猶如【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百姓不親」,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親之也。【堯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親九族」至「平章」、「協和」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於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說「親民」便是兼教養意,說「新民」便覺偏了。』

譯文
徐愛問:『【大學】首章的「在親民」,朱熹認為應作「新民」,第二章的「作新民」的文句,好象可作為他的憑證。先生認為應按舊本作「親民」,難道也有什麼根據嗎?』
先生說:『「作新民」的「新」,是自新的意思,和「在新民」的「新」不同,「作新民」怎可作為「在新民」的憑證呢?「作」與「親」相對,但非作「新」解。後面說的「治國平天下」,都沒有「新」的意思。比如:「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這些都含有「親」的意思。「親民」猶如【孟子】中的「親親仁民」,親近就是仁愛。百姓不能彼此親近,虞舜就任命契作司徒,盡心竭力地推行倫理教化,籍此加深他們的感情。【堯典】中的「克明峻德」即是「明明德」,「以親九族」到「平章」、「協和」即是「親民」,也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再如孔老夫子的「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即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親民」。說「親民」,就包涵了教化養育等意思,說「新民」就失之於正道了。』

評析
孔子的仁學與孟子的仁致,其核心都是『愛人』、『親民』。對他人之愛即為仁,包涵了義、智、禮、信;對民眾之親即為仁政,包涵了教化養育之意。陽明先生的見解顯然更合於孔、孟首倡『仁』愛之心曲,辨朱熹之『新』,正先聖之『親』,功益於後生。

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 先生曰:『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譯文
徐愛問道:『【大學】之中「知止而後有定」,朱熹認為是指事事物物都有定理,它好象與您的看法不一致。』先生答說:『到具體事物中尋求至善,如此就把義看成是外在的了。至善是心的本體,只要「明明德」,並達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當然了,至善並未與具體事物相脫離。【大學章句】中所謂的「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徐愛又問:『至善只從心中尋求,大概不能窮盡天下所有的事理。』
先生說道:『心即理。天下難道有心外之事、心外之下時嗎?』

評析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陽明先生始終困惑在朱子學說的辨思中,在他37歲那年,終於有所開悟,開創出超越朱學的陽明心學。陽明心學的核心即:『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即是指心方是『理』的主宰,舍此心外,沒有『理』之存在。換言之,無論如何『格物』,其重點都應擺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先生教人處事待物,必先明其理,順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則事公也。

愛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嘆曰:『此說之蔽久矣,豈一語所能悟。今姑就所問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譯文
徐愛說:『就象侍父的孝、事君的忠、交友的信、治理百姓的仁愛,其間有許多道理存在,恐怕也不能不去考察。』
先生感嘆地說:『世人被這種現點蒙蔽很久了,不是一兩句話就能使人們清醒的。現僅就你的問題來談一談。比如侍父,不是從父親那裡求得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人君主那裡求得忠的道理;交友、治理百姓,不是從朋友和百姓那裡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在各自心中。心即理。沒有被私慾迷惑的心,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強加一點一滴。用這顆最熱的心,表現在侍父上就是孝,表現在事君上就是忠,表現在交友和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只在自己心中下功夫去私慾、存天理就行了。』

評析
這裡並非專議忠、孝,而是以忠、孝為例闡明『心即是理』的道理。僅僅是為了盡忠孝之義務而侍親、事君,不過外在的於事事物物上『格物』;唯有那種出自內心的忠孝才是自然的,心性本有的,才是真實的,難能可貴的,俗話『天理良心』即在此也。

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於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清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亦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講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講求。就如講求冬溫,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慾間雜。只是講求得此心。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去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須有是個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

譯文
徐愛說:『聽了先生這番話,我覺得獲益匪淺。但舊說依然縈繞心中,還不能完全擺脫。例如侍父,那些噓寒問暖、早晚請安的細節,不也需要講求嗎?』
先生說:『怎能不講求?但要分清主次,在自己心中去私慾、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講求。象寒冬保暖,也只是要盡己之孝心,不得有絲毫私慾夾雜其間;炎夏避暑,也只是要盡己之孝心,不得有絲毫私慾夾雜其間。唯求己心。如果己心沒有私慾,天理至純,是顆誠懇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防寒,會主動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消暑,會主動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現,但這顆孝心必是至誠至敬的。拿一棵樹來說,樹根就是那顆誠懇孝敬的心,枝葉就是盡孝的許多細節。樹,它必須先有根,爾後才有枝葉。並非先找了枝葉,然後去種根。【禮記】上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必須有深愛之心作為根本,便自然會這樣了。』

評析
從事事物物去追求的孝心,是無根之本,難以保持長久,時間長了便會枝枯葉敗,使人見之心冷、木然,毫無一點生氣。真正的孝心發自心性的本源,根深則葉茂,葉茂則色榮,四季長青,地久天長,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夏天般的火熱,即使寒冬季節,亦有那『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濃濃詩意。

鄭朝朔問:『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於事物上怎生求?且試說幾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親,如何而為溫清之節,如何而為奉養之宜,須求個是當,方是至善。所以有學問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溫清之節,奉養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思辨?惟於溫清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奉養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此則非有學問思辨之功,將不免於毫釐千里之繆。所以雖在聖人,猶如「精一」之訓。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情奉養的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愛於是日又有省。

譯文
鄭朝朔問道:『至善也必須從事物上索取嗎?』
先生說:『己心純為天理就是至善,它怎樣從事物上獲取?你不妨舉出幾個例子。』
鄭朝朔於是說:『就象孝敬父母,怎樣才能保暖避暑,怎樣才能奉養正恰,該講求適當才是至善。基於此,方有了學問思辨的功夫。』
先生說:『假若孝敬父母只講求保暖避暑和奉養正恰,只須一兩天時間就可講清楚,何來學問思辨的功夫?保暖避暑、侍奉父母雙親時只要求己心純為天理,這樣如果沒有學問思辨的功夫,就會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因此,即便是聖賢,也要再加『惟精惟一』的訓示。倘若認為把那些禮節講求得適宜了就是至善,那麼,現在的演員在戲中恰當地表演了許多侍奉父母的禮節,他們也就可稱為至善了。』
徐愛在這一天中又有所收穫。

評析
【孝經·庶人章】中說:『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意思是說,根據大自然運動的規律,舉事順時;根據土地的不同特點種植不同的作物,因地制宜。行為謹慎恭敬,節約用度,來贍養自己的父母雙親。這裡說的『天之道』亦即陽明先生的『天理』。己心純則天理伸,天理伸則至善。善與美,忠與孝皆莫向外求,唯從心純中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