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周紀四 周赧王卌二年 春申君說秦約親於楚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布:金色轟炸機

2023-2-13 20:16

周赧王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趙人、魏人伐韓華陽。韓人告急於秦,秦王弗救。韓相國謂陳筮曰:『事急矣,願公雖病,為一宿之行!』陳筮如秦,見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來。』陳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何也?』陳筮曰:『彼韓急則將變而他從;以未急,故復來耳。』穰侯曰:『請發兵矣。』乃與武安君及客卿胡陽救韓,八日而至,敗魏軍於華陽之下,走芒卯,虜三將,斬首十三萬。武安君又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魏段乾子請割南陽予秦以和。蘇代謂魏王曰:『欲璽者,段乾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璽,欲璽者制地,魏地盡矣!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王曰:『是則然也。雖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對曰:『夫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魏王不聽,卒以南陽為和,實修武。

趙國、魏國聯合進攻韓國華陽今河南鄭州。韓國向秦國告急,秦王不救。韓國相國對陳筮說:『事情危急了!希望你能抱病連夜走一遭!』陳筮到了秦國,拜見魏冉。魏冉冷笑道:『事情危急了吧?所以讓你來。』陳筮卻說:『不着急。』魏冉生氣地問:『為什麼?』陳筮回答:『韓國要是真的逼急了,就會轉而投靠別的國家。現在還不算急,所以再來秦國求救。』魏冉忙說:『我答應出兵了。』於是與武安君白起及客卿胡陽率軍救韓,八天後到達,在華陽城下擊敗魏軍,又趕跑芒卯,俘虜三員敵將,殺死十三萬人。白起又與趙軍大將賈偃交戰,設計在黃河中淹死趙兵二萬人。魏國的段乾子建議割讓南陽今河南修武給秦國以求和。蘇代對魏王說:『段乾子想掌握秦國的相印,秦國想占據魏國的領土。現在大王您讓想奪地的秦國控制相印,讓想要相印的段乾子來控制魏國土地,互相勾結,魏國的土地就會喪失乾淨!獻地去向秦國討好,好比抱着乾柴去救火,乾柴燒不完,火是不會滅的。』魏王說:『話雖是如此,但是,事情已經開始進行,無法改變了。』蘇代又勸說:『下棋時之所以重視「梟子」,是因為這個棋子方便時可以吃子,不便時可以停止。現在大王使用智謀為什麼還不如下棋用「梟子」那樣靈活呢?』魏王到底沒有聽從蘇代的勸告,割讓了南陽求和。南陽,實際上就是修武。

魏國持續割地,絲毫不能減緩秦國攻伐的腳步,圍點打援,順手把趕來救援的韓國整了個頭破血流。五年間,奪魏國城池十幾座,殺魏國士卒十幾萬,魏國江山搖搖欲墜。秦國軍隊打到大梁城下,魏國不求自保,竟和趙國一起攻擊韓國,想把從秦國那損失的,從韓國補回來。秦國的機會又來了,重創魏軍於韓國華陽城下,十三萬士卒命喪黃泉!真是滅六國者六國也。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代對局勢洞若觀火,除了慨嘆,不能改變什麼了。

韓王薨,子桓惠王立。

韓國韓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韓桓惠王。

韓、魏既服於秦,秦王將使武安君與韓、魏伐楚,未行,而楚使者黃歇至 ,聞之,畏秦乘勝一舉而滅楚也,乃上書曰:

『臣聞物至則反,冬、夏是也;致至則危,累棋是也。今大國之地,偏天下有其二垂,此從生民以來,萬乘之地未嘗有也。先王三世不忘接地於齊,以絕從親之要。今王使盛橋守事於韓,盛橋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謂能矣!王又舉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門,舉河內,拔燕、酸棗、虛、桃,入邢,魏之兵雲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眾,二年而後復之,又並蒲、衍、首、垣以臨仁、平丘,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磨之北,注齊、秦之要,絕楚、趙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

王若能保功守威,絀攻取之心而肥仁義之地,使無後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負人徒之眾,仗兵革之強,乘毀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後患也。【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

昔吳之信越也,從而伐齊,既勝齊人於艾陵,還為越王禽於三江之浦。智氏之信韓、魏也,從而伐趙,攻晉陽城,勝有日矣,韓、魏叛之,殺智伯瑤於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毀而忘毀楚之強韓、魏也,臣為王慮而不取也。夫楚國,援也;鄰國,敵也。今王信韓、魏之善王,此正吳之信越也,臣恐韓、魏卑辭除患而實欲欺大國也。

何則?王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將十世矣,故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資之與攻楚,不亦過乎!且攻楚將惡出兵?王將借路於仇讎之韓、魏乎,兵出之日而王憂其不反也。王若不借路於仇讎之韓、魏,必攻隨水右壤,此皆廣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是王有毀楚之名而無得地之實也。且王攻楚之日,四國必悉起兵而應王,秦、楚之兵構而不離,魏氏將出而攻留、方與、銍、湖陵、碭、蕭、相,故宋必盡,齊人南面攻楚,泗上必舉,此皆平原四達膏腴之地,如此,則天下之國莫強於齊、魏矣。

臣為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為一以臨韓,韓必斂手而朝,王施以東山之險,帶以曲河之利,韓必為關內之侯。若是而王以十萬戍鄭,梁氏寒心,許、鄢陵嬰城而上蔡、召陵不往來也,如此,魏亦關內侯矣。大王壹善楚而關內兩萬乘之主注地於齊,齊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約天下,是燕、趙無齊、楚,齊、楚無燕、趙也。然後危動燕、趙,直搖齊、楚,此四國者不待痛而服矣。』

王從之,止武安君而謝韓、魏,使黃歇歸,約親於楚。

韓國、魏國已向秦國屈服,秦王便派武安君白起聯合韓、魏兩軍進攻楚國。尚未出發,楚國已派使臣黃歇前來。黃歇聽說此事,怕秦國乘勝一舉消滅楚國,於是急忙上書秦王說:

『我聽說物極必反,冬天、夏天的交替即是如此;走極端則危險,壘棋子即是如此。現在強大的秦國的地域,遍及天下,控制西、北兩端,這是自古以來,擁有萬乘車馬的大國從未達到的。楚國三世先王都不忘與齊國接壤,以切斷聯合抗秦陣線的韓、魏中段。如今大王派盛橋在韓國掌權,盛橋迫使韓國割地給秦國,大王您不動甲兵,不施威勢,就得到百里土地,大王可謂能幹之極!大王又出兵攻魏,封堵魏國門戶,攻下河內,奪取燕、酸棗、虛此三城都在河南延津、桃等今河南長垣地,進入邢丘河南溫縣東,魏兵雲集而不敢前救,大王可謂戰功累累!大王休息軍隊,兩年後再舉用兵,又吞併衍城河南鄭州北、蒲邑山西隰縣、垣邑河南長垣附近等地,兵臨仁邑、平丘河南封丘,守據黃邑河南開封東、濟陽河南蘭考,魏王只好屈服。大王又占據濮水今已乾涸、磨邑以北的土地,使土地互相聯結於齊國和秦國的腰部,切斷楚國、趙國的聯繫中樞,各國三番五次地聯合、聚會,終於不敢來救,大王可謂威名赫赫無雙!

現在,大王如果能保守功業威勢,收斂繼續進攻的雄心,而在領地上廣施仁義,消除後患,那麼,大王的功業絕不止是三代聖王之後的第四個,五位霸主之後的第六個!但是大王如果倚仗軍隊眾多,憑藉武器精良,乘平毀魏國的兵威,想以武力使天下各國君王都向您俯首稱臣,我擔心您會引來後患。【詩經】說:「常見善始,少見善終。」【易經】說:「小狐渡水,尾部浸濕。」這都是指開始容易,結束困難。當年吳國聽信越國,出兵攻齊,已經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戰勝齊國,回來卻被越王在三江松江、婁江、東江之濱擒殺。智伯瑤信任韓、魏兩家,聯合進攻趙家,圍攻晉陽今山西太原時,勝利已指日可待,韓家、魏家卻突然反叛,智伯瑤終於在鑿台今山西榆次之下被殺。如今大王忌恨楚國尚未滅亡,而忘記了楚國滅亡只會使韓國、魏國強大,臣下我認為您的這種做法不可取而為您憂慮。楚國,是您的援手;其他鄰國,是您的敵人。現在大王相信韓國、魏國親善秦國,這正像當年吳國信任越國。我以為,恐怕韓國、魏國表面上謙語卑辭是為了免除災禍,而實際上卻是想欺騙秦國。

為什麼呢?因為秦王對於韓、魏兩國並無再世的恩德,卻有累世的積怨呀!韓國、魏國人中,父子兄弟接連死於秦國刀兵之下的,已近十代了。所以韓國、魏國只要不滅亡,終究是秦國的憂患。大王卻要資助他們一起進攻楚國,這不是個大錯誤嗎?況且,進攻楚國從何處出兵?大王是否準備向世仇魏、韓兩國去借道?那樣做,自秦兵出發之日大王就會擔憂他們回不來。大王如果不向世仇韓、魏去借道,勢必只有攻隨水今河南鄧州的西邊,那裡都是廣川、大河、山林、深谷,不毛之地,大王徒有征服楚國的名義而沒有得到土地的實際利益,而且大王進攻楚國時,四國必然全部起兵響應大王,當秦國、楚國軍隊打得難解難分時,魏國就會趁機出兵進攻留城今江蘇沛縣、方山今山東魚台、銍城今安徽宿州、湖陵今山東魚台附近、碭邑今河南夏縣、蕭邑今安徽蕭縣、相邑今安徽淮北等地,宋國舊地將盡入其手。齊國人也會向南攻楚,必然奪取泗上,這些都是四通八達的平原,肥沃膏腴之地。那樣的話,天下的國家中將是齊國、魏國最強大了。

我為大王考慮,不如與楚國親善為好。秦國、楚國合二為一進攻韓國,韓國必然束手無策,屈服稱臣,大王控制華山以東的險要,占有九曲黃河的利益,韓王必定成為您的關內之侯。這時大王再派十萬大兵駐守韓都新鄭,足使魏王膽戰心驚,許邑今河南許昌、鄢陵今河南鄢陵兩城被困後,上蔡、召陵也將與魏都大梁無法來往。那時,魏國就成了關內侯。大王一施行與楚國親善的政策而使關內兩個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向齊國索要土地,齊國西部領土便垂手可得。大王的領土橫貫西海、東海,扼制天下,於是燕國、趙國不能與齊國、楚國聯合,齊國、楚國也不能與燕國、趙國相援助。然後大王再威逼燕國、趙國,直搗齊國、楚國,這四個國家不等到被痛擊就會降服了。』

秦王聽從了黃歇的意見,令白起停止行動,辭謝了韓國、魏國軍隊,派黃歇歸國,與楚國締結親善睦鄰邦交條約。

春申君黃歇上秦王書,文采飛揚,有理有據,看得出為楚國着急、為楚國着想。白起攻克郢都,楚國遷都陳。這時,秦國如果乘勝追擊,楚國很可能被滅掉。楚國形勢,萬分危急。春申君當機上書,變秦國伐楚為善楚,救急於危難之中。懷王死後,楚國日漸衰落,無力與秦國抗衡。秦國數次攻擊,楚國動盪不安,民不聊生。春申君意見被秦王採納後,秦楚關係緩和,楚國得到了喘口氣休養生息的寶貴機會。秦國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南北合縱,利益的有效增長點在於東擴並非南侵。韓、魏兩國正處於南北合縱的戰略腰部。黃歇的上書,巧舌如簧,嫁禍於人,輕輕地推轉鋒利的矛頭,把韓、魏兩國浸泡在血泊當中。春申君的上書,實際就是『遠交近攻』戰略思想的雛形。昭襄王不假思索,立即採納春申君的建議,原因就在於只有消滅韓國、魏國,連接齊地,阻斷南北合縱,才能守住勝利果實,進而消滅燕趙、齊楚才有可能。春申君的上書,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楚國燃眉之急。但如果楚國不能抓住這有限的時間復興強大的話,這份上書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從長遠看,這是一條使秦國更加強大的戰略規劃。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