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7|回覆: 1

[醫藥臨床] 治療腳氣驗方

[複製連結]
韋良渠 發表於 2018-5-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1. 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9g。水煎服,每日1劑。

2. 白芷、防風各10克,川芎、細辛各5g,共研細末,用芝麻油調勻塗患處,每日1次。

3. 腳上患有腳氣即腳癬,連續用生大蒜切面擦摩患處,每日2~3次便可治癒。

4. 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5. 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

6. 夏天腳氣犯了,可將患腳洗乾淨揩乾,再用風油精塗搽患處,每日1~2次,一般數次即可見效。

7. 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腳癬有特效。

8. 取麥飯石1000g,加開水2000ml浸泡,每日用此水擦洗腳癬、痤瘡、濕疹、痱子等部位及患處,有顯著療效。 (韋良渠)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4-9 1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腳氣證治驗方芻議】
(按:本文所述諸方皆需辨證施治,患者當遵醫囑,勿妄自投劑)

腳氣一症,古稱"腳弱",屬濕熱下注、風毒外侵所致。【醫宗金鑒】有云:"腳氣原由受濕涼,滯於經絡痛難當。"今觀韋君所集驗方八則,皆暗合醫理,然須明辨寒熱虛實,方能奏效。

內服方解
首方豬苓湯化裁(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實脫胎於仲景豬苓湯法。此方以淡滲利濕爲主,佐阿膠滋陰潤燥,最宜濕熱傷陰之證。然滑石性滑利,脾虛者當慎;阿膠滋膩,濕盛者宜去之。【本草備要】謂:"澤瀉走氣分,豬苓走血分",二藥相須,可通利三焦水道。

外治要訣
白芷防風散(白芷、防風、川芎、細辛)乃取"風能勝濕"之理。白芷【本經】謂其"主風邪",合防風共奏祛風燥濕之效;川芎爲血中氣藥,佐細辛通竅,使藥力透達腠理。然細辛辛烈,皮膚破損者忌用。

大蒜療法看似簡樸,實含深意。【名醫別錄】載大蒜"散癰腫蠿瘡,除風邪,殺毒氣",其辛溫之性正克濕毒。然現代醫學證實其刺激性強,糜爛型腳氣慎用。

食療外洗
茄子根煮水法,民間謂之"茄科植物多含龍葵鹼,能抑菌止癢";麥飯石浸泡法則取【本草圖經】"麥飯石甘溫無毒,主皮膚頑疾"之說。二法性平,尤宜老弱不耐峻藥者。

臨證要點
1. 風油精、綠茶等法適用於濕熱初起,若見滲液糜爛,反易刺激傷絡
2. 醋調雪花膏乃現代變通之法,取醋酸收斂之功,然對真菌性腳氣僅能暫緩症狀
3. 諸方中滑石、細辛等藥,【中國藥典】明載有毒,用量需嚴控

昔葉天士治腳氣,必先察其"自下上沖爲厥"與否。今人用方,亦當辨其是否合併丹毒、淋巴管炎等變證。所列諸法雖驗,終屬治標之術,若欲除根,尚需配合勤換襪履、保持足部乾燥等養生之道,方合"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