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景德鎮10月22日電 題:江西景德鎮宋代龍窯『復活』之前夜
作者 王昊陽 蘇路程 千年前的宋代龍窯復燒開窯儀式22日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舉行,同時開窯的還有元代饅頭窯和明代葫蘆窯。中國古陶瓷專家和工藝美術大師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在景德鎮宋代龍窯『復活』的前夜,中新社記者來到了景德鎮西郊蟠龍崗的古窯民俗博覽區。這裏,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管理處主任陳武平正在此守候宋代龍窯『復活』前的最後一夜。 再過10多個小時,就可以見證宋代龍窯在成功『復活』後出爐的精品瓷器。這一夜,陳武平和古窯所有的工作人員一樣,心情緊張而激動。 龍窯依山而建,窯頭在下,窯尾在上,長達31米,形似臥龍。負責燒窯的總指揮是把樁師傅胡家旺,他告訴中新社記者,現在同時復燒的三座古窯,分別是宋代龍窯、元龍饅頭窯和明代葫蘆窯。其中,龍窯歷史最為久遠,燒窯的難度最大。 在龍窯窯頭處,兩名燒窯工正在不停地投放鬆木,含有松脂的松木觸火即燃,冒出烈焰。記者站在窯頭2米開外,可感覺到一陣熱浪撲面襲來。滿頭大汗的窯工告訴記者,目前窯內的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 窯內放置的數千件泥坯,正在與烈火共舞。它們需歷經72小時燒制與冷卻後,在高溫烘烤、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後的泥坯將浴火重生,變成光彩奪目的瓷器。胡家旺稱,龍窯按古代樣式建造,使用古法燒制技藝,龍窯內燒制的正是使景德鎮名聞天下的『青白瓷』。 談話間,胡家旺又拿起手電,走向對面正在復燒的饅頭窯,通過窯爐上方煙囪上的觀火孔仔細觀測窯內火焰,隨後對窯工大聲喊着,讓他們趕快添加松柴,以保持窯內溫度。 『柴燒古窯要注意三點,一滿二燒三熄火。』胡家旺告訴記者,滿窯要注意安放裝有泥坯的匣缽,根據器具的大小、厚薄,安放在窯爐內適當的位置,還要注意安放的縫隙,要確保空氣流通,火焰能透進匣缽,燒火的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保持在1000到1250攝氏度之間,最後熄火時要看準時間,一切都是靠經驗判斷。 在饅頭窯旁的一張八仙桌上,擺放着茶水、糕點與水果,滿頭大汗的窯工換班之時就奔到桌旁大口喝水。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者端坐在八仙桌一側,眯着雙眼,觀察爐火。 『要燒一窯好瓷就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一要人心齊,統一行動,聽從指揮調度;二要天氣好,不能選在氣壓低的下雨天;三要地不潮濕,並選用乾燥時間達一年的松柴。』白髮老者名叫余恂銓,九江都昌人,今年85歲,從事燒窯工作已有70餘年。 余恂銓祖上三代都是把樁師傅,世代傳承柴窯燒制技藝,他見證了柴窯曾經的興盛與當今的沒落。他說,隨着歷史變遷,現代科技快速發展,傳統柴窯退出市場,甚至瀕臨消失。 陳武平稱,為搶救柴燒古窯這一文化遺產,2009年至2011年,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成功修復、重建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和元代饅頭窯,如果宋代龍窯內的瓷器能成功復燒出爐,這將系統還原景德鎮千年制瓷歷史。 夜深露濃,窯工們仍在不斷向龍窯內添加松柴,窯內的爐火燃燒得更加旺盛。陳武平說,『柴燒古窯是景德鎮千年歷史的遺存,我們會守護好每一座古窯,守護景德鎮的千年歷史,讓傳承千年的窯火永遠燃燒下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