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超市,幾乎所有門店在一進門的位置都擺放着西方萬聖節用的道具,南瓜燈、面具、帽子、披風……每每看到這些,心中都升起一陣悲哀。
因為鮮艷的顏色和奇奇怪怪的造型,這些商品馬上會吸引孩子的眼光,很多孩子都會立即上去拿起一兩件商品把玩。在把玩一陣之後,都會問自己的父母,『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自然而然,家長要向孩子們解釋這是西方人過節用的。如果孩子再問得多一點,那麼這個節日的名稱、來歷、習俗,家長也會想辦法告訴他們。 很難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未來成長起來的小孩子對我們的傳統節日還能剩下多少認知。從『聖誕節』到『情人節』,再到『愚人節』、『感恩節』,現在又是『萬聖節』,剩下的似乎只有『復活節』了…… 僅就萬聖節來說,除了『削南瓜』還能稱之為有些手藝外,剩下的過節用品基本可以靠量產解決。但為什麼恰恰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反而可以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呢? 最近在做『尋找手藝人』系列的時候,每做一期都會被一門技藝的藝術性與背後的文化性所吸引。但是琢磨之後,也發現這些手藝有一些共性。比如很多手藝老百姓真正想起的日子都相對單一,剪紙、年畫等都是過春節的時候才會想起,而且現在慢慢都已經開始不流行了;還有如料器、火繪葫蘆等技藝,一般都是成年人收藏或者把玩的東西,所以,這些民俗性的工藝品都有一個共性――離孩子太遠。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因為製作工藝的複雜以及成本問題,很多工藝品確實與孩子有些距離。不過,幾乎所有工藝品背後蘊含的都是一種民俗的文化,現如今不考慮利益因素只會單純好奇與感悟文化的,孩子自然是首先的選擇。也只有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我們民族的民俗文化,才能讓這些技藝更好傳承下來。所以,為什麼很多技藝大師或是相關部門甚至是企業,不能去研究一下如何將這些民俗性的東西與孩子們的興趣點相結合,讓他們能更多地去領悟我們國家自己的文化? 掙錢的事情,去和大人們交流;文化的事情,就和孩子們聊聊唄? 姜子謙 來源:北京商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