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蠶之鄉,鬼谷故里。11月3日-4日,全國第二屆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陝西石泉召開。本屆研討會由中國先秦史學會、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和石泉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會議以『弘揚鬼谷子文化,推動文化旅遊發展』爲主題,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道教協會、陝西考古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及石泉當地專家150餘位專家共聚一堂,通過專題報告、鬼谷子文化遺址現場考證、專家講座以及先秦史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等形式共商『鬼谷子文化』。 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李佩今介紹,古籍及考古發掘證明,鬼谷子是楚國人,石泉古時屬地,石泉鬼谷嶺也是漢水流域唯一的鬼谷山。其次,司馬遷【史記】稱秦國的『關內雲陽』、『鬼谷』之地當指石泉鬼谷嶺,這已在學術界達成共識。康熙及道光年間【石泉縣誌】均有鬼谷子及石泉鬼谷嶺的記載,境內廣泛流傳有鬼谷子在石泉的民間傳說,鬼谷嶺上原有晉碑一通,其中有碑記載雲霧山爲鬼谷子『經歷之處』。 會間,中國道家協會會長任法融表示,鬼谷子在道教上稱王禪老祖,是縱橫家之祖。石泉蒼山環繞,是隱居修行的地方。盛世重道德而修文,他希望專家學者更深入地研討鬼谷子文化,對我國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鬼谷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學術界『九流十家』中縱橫家的鼻祖,與孔子、老子、孟子等齊名,著有【鬼谷子】一書,相傳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先秦風雲人物都是他的學生。作爲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教育家,鬼谷子文化以縱橫家思想爲主線,集兵家、道家、陰陽家、法家思想於一體。 自1994年起,河南、湖北、四川、新疆及陝西省等十餘地都曾發現過與鬼谷子有關的史料。2002年,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李佩今,提出『鬼谷子故里當在石泉』的推斷後,立即在學術界引起震動。由鬼谷子文化研究愛好者自發創建的『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於當年8月成立。 爲了進一步深入挖掘鬼谷子文化遺蹟,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石泉縣政府緊抓機遇,於2003年8月聯合中國先秦史學會,召開『全國首屆石泉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得出『石泉是鬼谷子文化重要發祥地』這一國家權威結論。而後,一石激起千層浪,石泉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持續被關注,學術成果不斷湧現。(李妮)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