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不能不提『三義木雕』。台灣的文化人和商人,多視『三義木雕』為台灣拉長文創產業鏈的鮮活樣本。
認識『三義木雕』,始於坐落在台灣苗栗縣三義鄉神鵰村的三義木雕博物館。當地導遊賴俊雄介紹,三義地區自古盛產樟木。1918年,當地鄉民吳進寶撿拾枯木加工做擺設,被日本人發現其價值,雙方共同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枯木藝術品。上世紀五十年代,三義木雕被傳播至歐美各地。此後,三義地區木槌敲打雕刻刀的聲音不絕於耳。現在,三義幾乎有50%的鄉民以木雕為業。 枯木加工遍布世界,只是三義木雕產業鏈條的第一步。1990年,台灣有關方面決定興建木雕專題博物館,並於1995年4月9日正式開館。它兼具木雕搜集、典藏、展示、研究、推廣、維護與創新的功能,是台灣地區唯一一個以木雕為主題的公立博物館。 三義木雕博物館展覽空間包括地下室和四層大樓,展示主題有雕刻藝術的起源、中國雕塑歷代風貌、南島民族木雕、三義木雕源流、木雕藝術特展室、建築家具、寺廟宗教、複合媒材及當代藝術邀請展等9個部分,收藏了近500件木雕精品,件件可謂傳世之作,讓觀眾充分體驗木雕之美。 記者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參觀期間,一個主題為『朽木可雕也』的展覽正在舉辦。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展覽的主要精神來自一句英文古老諺語:"You can146;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146;s ear." 直譯成中文就是:『母豬的耳朵做不成絲質包』,比較接近中國人『朽木不可雕也』的說法,取名『朽木可雕也』是反用其意。展覽是英國人貝馬丁的個展,他是英國皇家雕刻家協會會員。貝馬丁將美術線條運用到木雕藝術之中,創作出的作品具有明顯的西方個性,吸引許多觀眾流連其間。 為什麼國外頂級藝術家也看好三義木雕博物館?導遊告訴我們,這是博物館拉長文創產業鏈的得意之作。 為了將木雕製作向文物體驗、家飾時尚和教育產業等領域拓展,2003年始,博物館每年都舉辦一次木雕藝術節。從2008年起,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各種木雕藝術比賽,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參與。在博物館,記者看到今年台灣國際木雕競賽獲得第一名的作品叫【方向】,作者是來自中國大陸四川的楊恆清。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的獎金是60萬元新台幣,折合人民幣十幾萬元。貝馬丁則是今年的銀獎得主。 節慶活動和木雕競賽引來大量觀眾,觀眾帶來購買力。在進入博物館的前街,記者看到,兩旁的木雕商店人來人往,許多人手裡都拎着裝滿木雕產品的購物袋。不僅如此,近年來博物館每年還錄取16名美術學院的學生進入館裡的培訓班,學習與木雕相關的知識和技法,至今已舉辦了5期培訓班。 在三義木雕博物館,一位從台北來三義旅遊的小學女教師對記者說:『過去台灣人描述到苗栗旅遊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現在變成了「好山好水好熱鬧」。』 此言不虛。離博物館不遠,是三義火車站舊山線火車旅遊景點。儘管這段廢棄的鐵路只有13.6公里長,且早已停運,但因為三義木雕的影響力,如今也成為一個人氣頗旺的旅遊景點。車站兩旁全是飯店、服務部和咖啡店。 苗栗舊山線文化產業協會理事長古勝暉告訴記者,每年來三義參觀和遊覽的人數達300-500萬人次,旅遊業和服務業的收入非常可觀。『每年從4、5月份開始到冬季來臨前,我們店的生意特別好,店裡員工少時,實在忙不過來』,專營客家菜和客家米食的老闆吳肇淦說。 在三義期間,苗栗縣縣長劉政鴻邀請大陸記者團的朋友觀賞煙火。據介紹,當地每年從9月底開始施放煙火,歷時近1個月。期間,還舉辦國際音樂煙火邀請賽,5支台灣團隊以及大陸、加拿大、荷蘭、美國、法國、哈薩克斯坦、意大利、阿根廷、南非、英國等10個境外隊伍受邀進行2場表演及19場競賽,同時規劃了美食區及品蟹館、文創區、農特產品區、遊樂區。遊樂區有摩天輪、滑板飛碟、迴旋賽車等7項室外遊樂設施以及3D立體劇場、激光迷宮等4項室內遊樂設施。記者到達的當天晚上,煙火觀眾竟超過137萬! (李宗長) 來源:新華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