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古應芬的兒子啊!』辛亥革命元勛、民國元老古應芬逝世已經91年,但在廣州寺右村村民心中,他是近代村中的第一名人。日前,旅居海外多年、年近九旬的古應芬之子古滂首次返鄉尋根,受到寺右村父老的熱情歡迎,雖然昔日的大宅早已變成樓房,村中年長的父老卻仍然記得這裡就是古氏故居。曾出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財政部長的古應芬,字鵯凇⑾媲邸R雲涿字命名的高等學府――廣東省立鵯詿笱В即今天的華南師範大學和廣東商學院的前身。
『我從來都沒有回過寺右村,但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家鄉在「寺貝底」』。年近九旬的古滂老人拿著記錄著家族田產的簿子翻看著,只見簿子上詳細記錄著土地局頒發的寺貝底地契。這處祖居是以祖父古介南名義購買的村地,『除了大宅子,還有十五畝左右的田地』。村中父老帶著古滂來到位於寺右村寺右大街7號的寺右居委會,這裡就是古氏大宅原址的所在。『這裡以前是不是住了一家姓楊的?』古滂仔細詢問。原來,祖父家族離開家鄉時,將大宅和田產託付給了一位姓楊的鄉親看管。 熟知寺右村村史的村民姚祖權告訴記者,相傳古姓是寺右村的開村大姓之一,但是後來古姓族人逐漸外遷。到了清末,只剩下爲數不多的古姓村民,古應芬一家就是其中的望族。『小時候就聽老人家說,古應芬當年是首屈一指的大官,雖然他本人不在寺右村里住,但是整條村都以他爲榮,那時候寺貝通津是寺右村通往市區的唯一道路,在寺貝通津連接村道的地方,還爲古應芬修建了一座牌坊,我小時候就見過這座牌坊』。 古滂老人告訴記者,小時候他住在梅花村的官邸里,雖然與家鄉寺貝底只是咫尺之遙,但是由於父親公務繁忙,從來沒有到過祖居。相隔數十年,第一次回到祖居故址,讓他圓了一個心願。鄉親介紹,目前寺右村已經沒有姓古的村民,但是古應芬作爲村中近代最顯赫的名人,在老一輩村民中家喻戶曉。 (記者廖靖文 攝影報導) 來源:廣州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