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前報導,位於重慶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內的川軍抗日將領李根固舊居將被改建成『雪茄會所』,引起輿論爭議。重慶相關部門在了解情況後叫停了該項目。
這事件不見得有多顯眼,因爲與之類似、甚至更嚴重的事情,這些年我們見得太多了。不久前,擁有63年歷史的北影廠拆遷還引來一片譁然。更早的,在北京,『劉老根會館』涉嫌破壞有200多年歷史的晉商會館、晉翼會館,梁、林故居遭『維修性拆除』;在上海,歷史保護建築建業里歷時三年修繕保護,卻變成私家豪宅,引發一輪輪輿論風波。 說起來,李根固舊居的遭遇還算幸運的,因爲相關主管部門及時履行了職責,挽回了局面。但於幸運中,我們又不得不感到憂慮。因爲類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說明其中總有粗暴的『邏輯』在作祟――那就是,『文化』不如『商業化』。 人們珍視歷史建築,是因爲它上面承載著的歷史信息,可以代表一時一群體的記憶――這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們重視歷史建築,是怕失了它們,也就失去了回憶、了解、反思、繼承、發揚的基礎和契機。 而『文化』不如『商業化』,至少能分出三種情況來。 一種還好些,至少初衷是好的。善意地說,歷史建築等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商業開發之間的掙扎,並不鮮見――保護的投入難免有捉襟見肘之時,商業開發爲保護補充了資金來源,但最終結果卻淪爲對歷史建築的破壞――或者是建築實體上的損毀,或者是建築所代表的歷史精神的斷裂。這不能不說是個困局。這個困局建立在好的初衷之上,卻因爲失去方向,就背離了初衷。 第二種要刺眼些。這種情況下,人們認同文化,不過更認同經濟價值。『文化』成爲社會熱門後,到『文化』的寶地上掘金的,不乏其人――對這批掘金者來說,不能立即產生金錢利益的文化,算不得好文化,甚至算不得文化。歷史建築也是如此。所以,無論如何要往裡面『塞』些買賣。至於它是不是讓『文化』變了味,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最嚴重的,也引起非議最多。當面前將出現真金白銀的收益時,『文化』連裝門面的殼子都算不上,『商業化』的滾滾洪流,直接就把它當成枯朽擠碎了。所以,處於城市核心區的文保單位成爲被偷拆、強拆的重災區,公共的文化資源變成私人的競價買賣…… 說到底,我們還是在用簡單直接的統計數字、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來解讀世界。這種傾向最嚴重的一部分人,就成了樂於推倒過去的破壞者。 『文化』不如『商業化』的現實邏輯未改,對於一次次加入『挽救』歷史建築行動的人們來說,所要面對的局面,只會越來越嚴峻。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於保護歷史建築道理亦然。在一次次『挽救』行動中,輿論的熱度和影響只會變得越來越微弱,甚至麻木。打破這種局面,需要堅持,更需要從根底上理清對文化和發展的認識,只是不知道,這需要多長的時間? (虞金星)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