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二三事
做到“知真知好知价”,收到好东西,首先要加强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终生的,就是学无止境,收藏到老,学习到老。 对于收藏者来说,除了向书本、专家、文博馆、拍卖行学习以外,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尤显重要。 一是要向市场学习,要长跑市场,搞收藏,腿要勤快,有时间要多到地摊旧货市场转转。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双龙旧货市场要经常去。周末和周四的潘家园、报国寺,我一般是风雨无阻。有人问,现在潘家园净是假货,还值得去吗?我说,潘家园一万件东西中九千九百九十九件是假的,那也值得你去。因为那是一本大书,它是一个增长知识、了解市场、结交朋友、获取信息、淘宝捡漏的收藏大学,更是一个收藏快乐的好地方。可以说,我大部分藏品和好东西都是在潘家园收的。过去没少收,现在也没少收。过去这行,有句老话,叫做“许他不来,不许你不去”。他不来不卖货,你不去,就永远也别想买着货。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旧货市场。 腿要勤快,不仅在北京,到外地、国外出差、学习、旅游也要有这个意识,到当地旧货市场、古玩店转转,有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曾在国外用很低的价买到过1870年出版的四开两册本的猪皮烫金书衣、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和民国早期美国只出版了五十册、八开毛边本,并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第十二册《中国早期陶瓷器》画册。功夫不负腿勤人,常去“旧货”逛逛,去多了就会有所收获。 二是要向商家学习。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要向商家学习,包括向地摊的摊主、收废品的农民学习。套句老话,要向所有人学习。 我收藏的一张宣统小皇帝退位后所颁的“老爷谕”,是在建金融街拆迁胡同时,连同其他一捆宫里的“纸片子”,从收废品人的手里收来的,一共几百块钱。而这东西的主人,是把这当做废品扔掉,后来被收废品的人看出是好东西,给了点钱收来。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可说是“民间有人,民间有宝”。我在河北有个“收废品”的农民朋友。十几年前,我初次到他家收旧货时,首先就被他家拥有的一大书架文博类的书刊和满屋的老东西所震撼。现在他拥有了县里的一家“古玩城”;收藏大清和民国时期的各种“帽筒”,在中国可说是“第一人”。我同其交往十几年,可说是获益匪浅。所以,向商家、摊贩、收废品的学习,并且与他们交朋友,对于藏者来说,是非常有益、必不可少的。在我的手机里,就有一二百个这些人的号码。对于我现有的收藏,我是非常感谢他们的――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收到这么多好东西;国家也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不知会有多少有价值的“纸片子”被送进化浆池。而他们,使“废品”变成了真正的好东西。 一般的收藏,讲究的是专题收藏,意思是搞的不要太杂,否则既形不成规模,又耗费财力。我的实践是,力行“一项为主、杂项为辅、专杂并蓄”。 多年来,在主要收藏民国书刊和“纸片子”的同时,原则上只要价钱合适或比较便宜,其他如字画、瓷器以及杂七杂八的老东西,我也都收。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能收到你喜欢的东西,扩大知识面,丰富藏品,也能做到“以藏养藏”,保证你的收藏能长久进行下去。当然,这种兼收的前提是价钱合适。这也是农民朋友教给我的。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外地卖旧书的农民来北京给我送书,临走时拿出一幅书法和两个小木雕非要卖给我,我不要。他说,这是和书一起收的,没多少钱。收了,回家喜欢就摆上,不喜欢您就卖了,肯定赔不了能赚钱。我犹豫半天,留下了。后来,那幅字卖了几万;木雕还留着,因为与我相熟的朱家孟壬说,那是清早期王爷家的东西。我便一直没舍得卖。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