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名,大作用 一個小小的地名,值得這樣小題大做嗎? 『當然!』陳功述講了一個案例。湖北荊州,我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老的大溪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集聚於此。但1994年,荊州地區被撤銷,與沙市市和江陵縣合併成為荊沙市。改名之舉令眾多慕『大意失荊州』之名前來的外地遊客迷惑,也直接影響到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改名兩年後,有關方面又宣佈恢復『荊州』。 但有些市縣更名,的確提升了城市競爭力和知名度。如湖南大庸,地處武陵山區,曾被笑稱『抽一根煙就可走遍的縣城』,閉塞落後,鮮為人知。1994年4月更名張家界市後,建機場、通火車,知名度飆升,2009年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躍入全國一線旅遊城市行列。 類似的還有四川灌縣改名都江堰市、福建崇安縣改名武夷山市、四川南坪縣改名九寨溝縣、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雲南中甸縣改名香格裏拉縣等。但城市更名也不乏失敗的案例,安徽徽州改名黃山以來,經濟發展成效不但不大,歷史悠久、風格獨具的徽州文化反而為之弱化。 保護可期 據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史學院院長黃淼章透露,近年來,對老地名的保護已經在全國範圍引起了關注,很多城市已經啟動了老地名保護工程。他建議,對現有老地名的撤銷、更名要慎重研究考證,應做到規模方面,保大舍小;知名度方面,保高舍低;年代方面,保長舍短;品位方面,保雅舍俗。 據何悅介紹,我市計劃採取三大舉措來對老地名進行梳理和保護。 首先,要把消失的老地名,特別是有文化和歷史價值的老地名進行統計和備案; 其次,在經過歸納和整理後,對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老地名,不僅僅作為歷史檔案存檔,還要儘量在新建街道中使用;確實無法重新使用的,建議在原址建文化牆等方式,對其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典故進行介紹; 第三,和旅遊部門合作,打造老地名景觀或經典,讓年輕人或外地遊客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據了解,我市目前已確定對渝中區的小米市、草藥巷等老地名,採取著書或立碑方式傳承。 來源:重慶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