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2月3日電 (王燕君 通訊員 高峰毅 焦瑾琦)3日,記者從山西省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新聞中心獲悉,中國首套的【五台山佛教文化遺產檔案大型叢書】編纂工作在五台山著名寺院普化禪寺內正式啟動。
隨著全球工業化使得氣候環境發生不斷變化,加之旅遊開發、社會管理等因素,讓很多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影響。山西作爲中國地上文物最爲集中的省份,近30年來所保存的大量文物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尤其是作爲世界遺產地的五台山區域內外,現狀令人擔憂。 『盛唐古建五台縣西南的南禪寺造像、繁峙縣境內的岩山寺壁畫均已存在顏色脫落大不如前的現狀;位於五台縣城的廣濟寺由於年久失修,建築已經破爛不堪;由於香火的連年燻烤,諸多寺院佛像的質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毀損』,五台山管理局黨委副書記閆玉章說。 閆玉章稱,如何保護、恢復這些即將消失的文物原貌,已經是擺在世人面前一個非常突出的難題。一年前,南禪寺文管所曾經通過媒體面向世界徵集老照片,以求獲得該寺最有價值的資料用來恢復原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五台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文物古蹟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獨樹一幟。五台山據了解,記錄五台山的典籍,從唐以來就有,【古清涼傳】、【廣清涼傳】、【清涼山志】等重要文獻是研究五台山佛教史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史籍。 解放後,尤其是對外開放以來,五台山先後出版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叢書】、【五台山文苑】、【五台山志】等大型文獻,但都存在簡單、不系統、不完整,特別是以文字爲主等缺陷,均不能擔綱恢復文物古建最真實可靠憑證之重任。 爲此,五台山風景名勝區人民政府、五台山研究會、山西省教育出版社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共同組織實施編撰出版這套史無前例的大型歷史文獻。 山西省社科院下屬的五台山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崔正森,數十年研究五台山文化,他表示,此次大型檔案叢書的編纂工作的展開,將有效添補五台山文化產業的空白,爲有效傳承、進一步推動佛教文化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山西省古建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慶春說,這種大規模、高規格地對佛教文物進行全紀錄的形式,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該叢書的編纂出版,將對五台山今後應用現代高科技做好遺產保護、匯存、傳承及展示、宣傳、弘揚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檔案叢書主要包括【五台山佛教雕塑檔案】、【五台山佛教繪畫檔案】、【五台山佛教建築檔案】、【五台山佛教景觀檔案】四冊,每冊預計8萬文字,800幅圖片,總計文字32萬字,圖片3200幅左右,將在2013年正式出版面世。(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