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衢州1月4日電 (見習記者 徐樂靜)或許很多人並不了解,在中國,有兩處孔氏家廟,其一在山東曲阜,其二便在浙江衢州。記者近日了解到,浙江省衢州學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近年來緊緊依託孔氏南宗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着力打造人文社科研究品牌。近期,該研究中心最新發表了【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及其傳承機制】一文,中心主任吳錫標說,該文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歷史演進及其傳承機制。
『孔氏南宗』是山東曲阜孔氏南遷後形成的。南宋初年,孔子第48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扈蹕南渡,歷盡坎坷,輾轉來到浙江衢州並寓居於此。衢州由是成為南孔聖地,被視為孔氏家族的第二聖地,被史家稱為『東南闕里』。全國各地的孔廟數以千計,但孔氏家廟僅2座,一座在山東曲阜,一座在浙江衢州。 浙江省、衢州市十分重視對孔氏南宗文化的研究和利用。1989年,孔氏南宗家廟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孔氏南宗家廟被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孔氏南宗家廟被中共浙江省紀委和浙江省監察廳命名為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55周年紀念日。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孔氏南宗家廟以『當代人祭孔』方式,恢復了祭祀孔子的活動。此後多次舉辦了『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大力普及和弘揚儒學文化。 4日,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吳錫標接受採訪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2006年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以孔氏南宗文化為主要方向的區域歷史文化研究,相繼承擔了浙江省文化工程重點研究項目、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等各類項目近10項,已出版專著【孔氏南宗與浙西南社會變遷研究】,在【浙江社會科學】、【探索與爭鳴】等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光明日報】等權威報刊轉載,孔氏南宗研究正逐漸成為衢州學院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品牌。 在談到最近發表於【探索與爭鳴】上的【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及其傳承機制】一文時,吳錫標說,該文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歷史演進及其傳承機制。 文章寫道:在南渡以來近900年的歷史中,孔氏後裔在廣大的江南地區衍生出眾多支派,逐漸形成了以衢州孔氏家廟為重要物質遺存、以衢州孔氏為核心、遍布江南地區的孔氏南宗,並成為孔氏宗族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渡以來,孔氏南宗在繼承創新傳統文化形態的同時,積極融入江南社會文化環境,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由此形成了內涵深厚、特色鮮明的孔氏南宗文化,並成為江南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 文章把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及其本質特徵概括為宗族文化、地方文化、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的有機統一體,這是孔氏南宗自身積極有為、社會文化環境綜合影響、歷代政府高度推崇以及士紳民眾仰慕崇敬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孔氏南宗文化是在歷史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在當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積極的社會意義。(完) 附: 孔氏南宗的文化內涵及其傳承機制 □ 吳錫標 內容摘要 孔氏南宗文化是孔氏文化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環境下與江南文化不斷融合、創新與發展的產物。南渡以來,孔氏南宗一方面繼承創新傳統文化形態,一方面積極融入江南社會文化環境,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由此形成了內涵深厚、特色鮮明的孔氏南宗文化,並且成為江南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從文化內涵及其本質特徵上透視,孔氏南宗文化是宗族文化、地方文化、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的有機統一體。這是孔氏南宗自身積極有為、社會文化環境影響、歷代政府高度推崇以及士紳民眾崇敬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關 鍵 詞 孔氏南宗 文化形態 文化精神 傳承機制 作 者 吳錫標,衢州學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浙江衢州:324000)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2YJA770042)、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0FC03YB) 原 載 【探索與爭鳴】2012年第11期 孔氏南宗是山東曲阜孔氏南遷後形成的。『孔氏南渡』無論在孔氏家族史上,還是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都有着特殊的意義。南宋初年,中原板蕩,宋室南渡,孔子第48世孫、衍聖公孔端友在從父孔傳的支持下,率部分族人扈蹕南渡。辭別祖廟,依依不捨,南渡途中,歷盡坎坷,後輾轉來到衢州並寓居於此,衢州由是被視為孔氏家族的第二聖地,被史家稱為『東南闕里』。在此後的近900年歷史長河中,孔氏後裔在廣大的江南地區衍生出眾多支派,逐漸形成了以衢州孔氏家廟為重要物質遺存、以衢州孔氏為核心、遍布江南地區的孔氏南宗,並成為孔氏宗族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渡以來,孔氏南宗在繼承創新傳統文化形態的同時,積極融入江南社會文化環境,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由此形成了內涵深厚、特色鮮明的孔氏南宗文化,並成為江南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從文化內涵上透視,孔氏南宗文化的本質特徵在於它是宗族文化、地方文化、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的有機統一體;從傳承機制上透視,孔氏南宗文化的形成是孔氏南宗自身的積極有為、社會文化環境的綜合影響、歷代政府的高度推崇以及士紳民眾的仰慕崇敬四股力量有機作用的結果。 作為宗族文化的孔氏南宗文化 從宗族文化的視角透視,孔氏南宗文化不僅代表了孔氏宗族文化的一種發展形態,更由於孔氏宗族在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超越了一般的傳統宗族文化,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孔氏南宗宗族文化不僅具有與其他宗族文化同樣的共性意義,更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孔氏南宗一方面保持了傳統的宗族形態,一方面因時因地制宜,創新宗族活動形式,從而不斷豐富南宗宗族文化內涵。首先是大力發展族學。孔氏家族具有深厚的詩禮傳家傳統,要求子弟讀書以明理、修身以養性,這一傳統在南渡之後仍得以發揚光大。南渡之初,作為德高望重尊長的孔傳致仕返衢,著書立說,家居授徒,在政治活動、宗族事務、教學活動諸方面對孔氏南宗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傳之子孔端己『侍父渡江,習見祖庭舊事,常舉以訓族子弟』[1],奠定了孔氏南宗的禮義文化基礎。禮義文化的繼承弘揚,顯然得力於代相傳承的南宗家塾。孔氏南宗家塾『萌芽於南宋初年孔傳等家居時辦的「私學」,發端於南宋後期的「思魯堂」,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家塾、書院,發展於清末民初的近代學校』[2],呈現出隨時代變遷而不斷演進的歷程。明清時期的家塾規模可觀,王陽明嫡傳弟子鄒守益所作的記中寫道:『攜孔氏童子四十餘人,歌【鹿鳴】【伐木】之章,恍然若游洙泗聆絲竹也。』[3]在底蘊深厚的族學薰陶下,孔氏南宗上湧現了一大批飽學之士,可謂代有傳承、賢才輩出,不愧『出士類增美士林,可作千秋冠冕』的美譽。族學教育成為孔氏南宗歷經磨難而長盛不衰的精神動力,『南渡而後,蔚為大宗,歷二十餘世,均足為鄉邦弁冕』[4]。 其次,孔氏南宗以【欽定孔氏家規】為綱領性家規,不斷細化,嚴格遵守,規範族人行為,推動宗族發展。【欽定孔氏家規】共計七條,就其內容的性質而言,主要涉及孔氏南北宗關係處理、孔氏南宗宗族教化、異姓冒姓與隱差問題等三方面。孔氏家族因其特殊身份,一方面得到朝廷的重視和優待,一方面在其弘揚儒學、推行教化等活動中受到格外關注。欽定家規的頒布昭示:歷代政府希望孔氏南宗成為厲行忠孝、詩禮傳家的宗族典範,不僅對其他宗族起到示範作用,而且在推動地方教化中有所作為。此外,孔氏南宗族人制定了很多具體的宗族規制,如見於永康山西孔村【孔氏族志】、溫嶺孔氏家譜、【四明慈水孔氏宗譜】中的孔氏族規,都比較系統地折射出孔氏南宗的宗族風範。如,四明慈水家訓強調『立身莫先於立品』,『處世莫善於和敬』,待人要『孚以真情實意,不容一毫虛假』[5]。孔氏南宗以教育為主線,提出『教子莫善於讀書』,『其他莫如教之稼穡』,『耕讀之外,當視子弟之高下智愚,各授一業』等主張,『識艱難,勞筋骨,知物理,通世務,達人情』則更注重意志品質培養和為人處世陶冶,儒家注重的人格風範以及孔氏家族的詩禮精神由此可見一斑。綜觀孔氏南宗的族規,一是顯示了濃厚的『聖裔』意識,體現了南宗族人的社會責任意識;二是體現了社會教化的特殊作用,欽定家規的頒布主要基於這一目的;三是體現了較為鮮明的時代特色,具有關注現實、隨時代變遷而不斷發展的特徵。 再次,孔氏南宗重視修譜工作,以期達到『溯本窮源』、『敬宗睦族』[6]之目的。孔傳在孔宗翰所編古譜基礎上,將『歷代褒崇之典,累朝班齎之恩』、『祖壁之遺書』等『故老世世傳之』的軼事舊聞編纂成【孔氏祖庭雜記】,『使聞見之所未嘗及者,如接於耳目之近』[7]。南渡後的100多年間,南北兩宗並無交往,以致『彼此世系多不相知』[8]。直到大德四年(1300年),孔津與北宗孔淑等人參訂南北宗圖,合為一本;孔濤和孔淑、孔思晦一起編纂而成的【闕里譜系】,則是南北宗通譜的開始,後來孔思朴對該譜作了重修。明清時期,南北兩宗仍有共同編訂譜牒的活動。南宗各支派的修譜工作更為活躍,【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中孔姓部分介紹了館藏的27種孔氏家譜;【浙江家譜總目提要】的孔姓部分介紹了14種孔氏家譜,存目介紹了9種孔氏家譜。孔氏南宗的家譜修訂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文化意義:就家族內部而言,訂立家規,懲惡揚善,對南宗族人具有勸勉和規誡作用;就社會意義而言,『自唐衰以來,譜牒廢矣,士大夫能明其世系者鮮矣』[9],在此背景下,孔氏南宗仍能以嚴謹的態度考訂譜牒,清源流、明譜系,對浙西南其他宗族無疑具有良好的示範作用。 總之,作為詩禮之家,孔氏南宗在制定家規、編修譜牒、族學教育、敬宗收族等方面都堪稱典範。 作為地方文化的孔氏南宗文化 從地方文化的視角着眼,孔氏南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江南地方文化的特色,反映了江南地區的人文傳統和地域精神風貌。江南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以「審美―藝術」為精神本質的詩性文化形態』[10],是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文化傳統、外來力量推動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政治―倫理』原則則是孔氏文化的重要內核之一,與江南詩性文化之間具有極強的互融性。孔氏南宗以儒家文化精神及多方實踐,尤其是其經世致用、務求實效的治學宗旨,對江南文化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由於孔子在中國思想文化史的特殊地位,孔氏後裔賜居衢州,很顯然地優化了以衢州為中心的區域人文環境,為當地增添了豐富而深厚的人文意蘊。此事件對於當地民眾和士紳而言,無疑是十分慶幸之大事,『衢去曲阜者數千里,一旦而得近聖人之居,此孟夫子所私自喜者,而衢之幸顧不大與』,『聖裔之遷衢』可謂『天心之眷顧』[11],『近聖人之居』使衢州成為神聖的『東南闕里』,『惟宣聖正宗越自魯地,從宋南遷,賜居郡城,巍然廟祀,故衢雖列為一郡,實與闕里南北相望,天下言故家舊族者,莫能先之,其地增重非特所謂善而已』[12]。 孔氏南宗同衢州鄭氏、葉氏、徐氏、毛氏等當地望族一道,身體力行,努力促進地方穩定、推動好學尚理之風、淳樸民風民俗、豐富精神世界。南宗族人中,出仕者往往恪盡職守、盡忠效國,未出仕者則體現出樂善好施、慷慨好義的傳統美德,在維護地方社會的穩定和諧中發揮應有作用。孔子第51世孫孔應得任吉州泰和縣主簿秩滿還衢時,時人王國用以『攜取鶴歸清獻里,載將書入仲尼家』讚譽其人品高潔、腹有詩書。孔子第53世孫中,尤以衍聖公孔洙學行突出、德高望重,在衢期間,孔洙與知州孫子秀『治水患,使「民國復甦」,又「奏立家廟如闕里」,以「有補世教之大」』[13]。孔氏南宗族人『遵循孔夫子的教導,在忠君愛國的同時,更加珍視作為國之本的民眾』[14],湧現了一大批忠臣義士,孔傳、孔端友、孔端朝、孔端隱、孔應得、孔淮、孔洙、孔濤、孔克仁、孔貞時、孔貞運、孔慶儀等,都是忠義精神的忠實踐行者。 『孔子論政,常以政治為人道中一端,故處家亦可謂有家政。孔門雖重政治,然更重人道。』[15]南宗族人繼承發揚了這一傳統思想,在家能夠『孝』、『友』,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行仁好義、敦行禮儀的道德風範,對當地士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推動了當地民風民俗的改善。永康支孔氏族人傳承耕讀之風,深明耕與學、農事與修身之間的相通之處,將物質支撐和精神追求寄託於耕讀之間,詩禮相傳,注意人生修養,體現了『為人第以治耕之事治於心而已』[16]的精神風貌,由此培育了無數涵養深厚、躬行仁義的士人,他們樂善好施,名聲素著。金溪、新城等孔氏也『皆以耕讀為業』[17]。即便是擁有嫡長孫身份、以衍聖弘道為己任的衢州孔氏,也傳承着優良的耕讀之風。同時,孔氏南宗對於促進南宋以後的南北文化融合具有重大意義。『三衢人士德日崇,業日廣,以倫理為C基,以廉節為砥柱,以詩書為戶牖,以政教禮樂為丹o,窮則追簞瓢沂浴之風,達則樹伊周呂召之業』[18];『宋南渡後,士風益競,名巨迭出。至今敦行古道,雅尚禮文。君子重廉恥,惜名節;小民畏刑憲,寡詞訟』[19],崇尚倫理、詩書傳家等傳統對江南地區士風民風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政治文化的孔氏南宗文化 基於政治文化的角度剖析,孔氏南宗的歷史演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地方政治乃至歷代政權文化和思想政策的特點。儒家文化作為古代政治文化的代表,『不僅提供了先民彼此認同的最廣泛的思想基礎,而且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普遍精神依託……為社會的融合提供了一種極具感召力與號召力的思想理論』[20]。因此,歷代政府通過崇儒重道以強化主流政治意識和文化價值,對孔氏宗族的重視推崇則是重要表現之一,主要體現為強化孔氏後裔的身份意識,提高孔氏後裔的地位。 第一,由於『六經之道』皆為『夫子之賜』,後世『讀其書,享其學』就須『祿其苗裔』[21],『宗子封爵』也就成為歷代統治者推行尊孔崇儒的重要途徑。孔氏南渡之後依舊享受這一待遇,從始祖孔端友開始,直至『孔洙讓爵』,前後歷經六代。讓爵之後,南宗後裔『子孫益多,廟乏主祀,衣冠祭儀混同流俗』[22]。後在明代衢州郡守沈傑努力下,明武宗於正德元年(1506年)封孔子第59世孫孔彥繩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以主祭祀,並『令世世承襲……以稱朕崇儒重道之意』[23]。清代仍封孔氏南宗嫡長孫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北洋政府將衢州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為世職『南宗奉祀官』。第二,歷代統治者對南宗後裔加封各種官爵,即『恩例授官』。孔氏南宗後裔除參加進士考試和入太學兩條正途出仕之外,備受優崇:一是承襲始於徽宗時期的『特賜』,如孔子第48世孫孔端隱於紹興年間『登進士第,授江陵府觀察推官』[24];二是增加入仕機會,每年皇帝入太學行『釋奠禮』時,都要求孔子及先賢后裔陪同,其子孫則可破例進入國子監讀書;三是鄉試優待,即『無孔不開榜』,如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題准浙江衢州府西安縣孔氏後裔,依『曲阜四氏學鄉試耳字號例,先行廣額進儒童入學』,每次學政在衢州主持鄉試時都允許在正額外入學兩名,由此孔氏南宗就在正額外獲得了兩名秀才名額[25],從中體現了歷代統治者對孔子的尊崇及其後裔的關懷,『江南諸裔加歷省注,升教於郡,恩數優異,著在令甲,吁亦盛矣』[26]。第三,南宗後裔享受賜田免差徭的待遇,『計口量賜田畝,除A嘗外,均贍族人,並免租稅』[27],被免的還有其他『雜泛苛差』。明朝之後享受了更優厚的特權,『凡先聖子孫寓流他處,所在俱免差徭』[28];『孔氏稅糧盡行蠲免』[29];『免先儒後裔丁糧』[30],足以顯示對聖脈的重視。 歷代王朝對孔氏南宗高度推崇的原因主要有:其一是由於先聖孔子的特殊地位,『其意以為尊敬聖人,不若使聖人之後綿長,與天地相為悠久』[31],封官加爵、減免差徭等是保證孔氏『家廟不至於隳廢,祭田不至於變賣,子孫不至於流移,聖裔不至於淹沒』[32]的有效措施。其二是出於政治考慮,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歷代統治者將對先聖的尊崇延伸到其後裔身上,旨在通過聖人後裔的特殊身份將國家主流意識和價值理念加以發揚光大,『見聖孫如見聖祖』[33],『公卿大夫以及韋布之士,遇孔子之後莫不厚敬愛以相接』[34]。同時希望孔氏子孫在鄉則『言必忠信,行必篤敬,以守家法』[35];入官則『學聖人之學,心聖朝之心,以自振厲,將俾聖人之道復明於天下』[36],從而使『先師孔子之道倡行於家族,統布於四海,垂及萬世』[37]。 孔子後裔不辱使命,時刻謹記聖裔的特殊身份,自覺垂範。孔氏南宗史上湧現了眾多經世濟民之才,影響較大的有孔應得、孔洙、孔克仁、孔貞時、孔貞運、孔慶儀等,其中孔克仁、孔貞運【明史】有傳。社會穩定之時,他們注重教養,體貼民情,致力改善士風、民風;社稷危亡之際,他們殫精竭慮,希圖通過努力有補於時;出仕則恪盡職守、盡忠效國,未出仕則樂善好施、慷慨好義。孔端隱『禮義由賢者出,況吾孔氏子孫乎』[38]之召喚,千載之下仍令人奮起。孔端友、孔端朝、孔端隱等南宗族人,積極實踐儒家政治思想,恪盡職守,深得人心,孔端隱病逝後,當地『士民如喪考妣』。孔氏南宗認真踐行先聖倡導的仁、義、禮等思想,以崇高的人格風範感化當地民眾,素有『難治』之稱的衢州民風得到了較大改觀,『兩浙固人文藪也,三衢據浙上游,其俗尤敦樸而重節概』[39]。 作為思想文化的孔氏南宗文化 從思想文化的角度透視,孔氏南宗文化不僅是江南地區思想文化的重要內涵,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傳統儒家思想在南方地區發展演變的一種折射。北宋滅亡後,除孔氏後裔之外,顏回、陸贄、范仲淹的後裔等等,『如眾星拱月般地聚居在衢州』[40]。眾多世家大族特別是孔氏後裔蒞衢,對儒學的傳播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因孔氏後裔賜家而被稱為『南州之洙泗』、南孔聖地的衢州,自然地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競相瞻仰的聖地,『數百年來,東南之士不克重趼,裹糧以登洙泗之堂者,俎豆羹牆於焉是寄』[41]。南宋以來,朱熹、呂祖謙、張頡⒘躉、胡翰、李遂、徐渭、李漁、朱彝尊、陳鵬年、劉國光等著名學者和文人,先後來衢並留下名篇佳作。 『西連廣信』、『東望永康』[42]的區位優勢,為衢州士人與周邊各學派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以衢州為中心的區域內擁有一大批名儒,而享有『仲尼家』和『東南闕里』地位的衢州,吸引了周邊學者前來拜謁聖廟、開展講學活動,從而密切了南宗族人與當時名儒的關係,豐富了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並使之呈現出隨時代發展和儒學演進而發展的特徵。南宋前期,孔氏南宗諸賢『始終傾向於調和朱陸之呂學』,尤其是受孔傳的影響,衢州出現了『東萊熱』,『以呂學為本,奉朱子之教』成為當地書院的辦學宗旨,竟有『上非此不教,下非此不學』的現象[43]。 朱學在南宋後期的地位不斷提高,孔氏南宗對朱學在浙西南的傳播發揮着重要作用。朱熹曾多次拜訪江山名賢徐存,在柯山書院、明正書院、開化聽雨軒(包山書院前身)講學,蔡久軒、柳貫、胡翰等朱學人物或在此講學,或擔任教諭、教授,由是『邑之文風大振,稱多士矣』[44]。孔氏南宗士人與影響重大的朱學人物交遊密切。孔元龍曾師從被譽為『正學大宗』[45]的真德秀,真德秀對孔元龍、孔從龍兄弟所輯【洙泗言學】極為推崇,親自作序,並將之與張南軒【洙泗言仁】相提並論。北山四先生之一的許謙應孔濤之請為孔道輔擊蛇笏題詩,並十分賞識孔洙之子孔楷,『以女妻之』。元明時期,孔氏南宗族人與黃謾⑺五サ冉鴰名儒交往甚密。黃糜孔濤之請作【擊蛇笏贊】,後又為孔濤撰墓志銘。孔希仁赴曲阜謁廟會族時,宋濂為其送行並撰【送永康孔教諭士安往曲阜謁廟序】,充分肯定了孔希仁振興家學、擔任教諭的業績。 孔氏南宗族人在與得朱學精華的許謙、宋濂等金華學者的交遊中,產生了學術思想上的共鳴,結合孔元龍與真德秀的師承、孔思俊創建大同書院等事實,說明宋元明之際,尊崇朱學、傳播朱學是孔氏南宗繼承發展儒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孔氏南宗與眾多名儒合力作用下,浙西南儒學朝着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湧現出一批較有影響的儒家學者,徐存、鄒補之、徐霖、柴中行等,以儒學著名於時,成就卓然,在處州地區則有劉炎、吳梅、王光祖等理學名士。 同時,孔氏南宗族人和王學代表人物也有廣泛交往。王陽明親自為孔氏南宗管理的萬松書院作記,其弟子鄒守益為孔氏南宗家塾作記。孔自洙的學術思想深受劉宗周影響,以重經世聞名,著有【竹湄居士集】【樞餘十義】【閩學規條】【兵曹秋秩條議】等,劉蕺山『以偉器目之』[46]。孔氏南宗族人在擔任學官、山長和經營書院等實踐中,充分體現了浙東學術經世致用的精神。當地教育、士風和儒學深受這種學風影響,先後湧現了魯貞、周積、葉秉敬、方應祥、徐應秋、徐日久等一批敦本力行之士,可謂『士風一變,翕然崇實而黜浮,號稱鄒魯』[47]。 當然,孔氏南宗的影響絕不限於浙西南地區,而是輻射到了更廣的區域,江南地區呈現出『至今猶是魯儒風』,『自北而南意已通』[48]的儒學之風,孔氏南宗『以儒家修身齊家的倫理學為主,兼及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學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推動了儒學的南漸』[49]。 綜上所述,孔氏南宗文化是孔氏文化在不同歷史條件和環境下與江南文化不斷融合、創新與發展的產物。對詩禮文化的傳承,推動了孔氏南宗的宗族管理與宗族發展,培育了一批循禮蹈義、道德峻偉的士人;與江南文化的融合,使孔氏南宗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特點與地位來看,首先,孔氏南宗文化是宗族文化,又超越了宗族文化,它蘊含着豐富的社會內涵,包括社會思想、生活和意識形態。其次,孔氏南宗文化是地方文化,又超越了地方文化。孔氏南宗不僅是衢州的孔氏南宗,而且是浙江的孔氏南宗,南方的孔氏南宗,乃至全國的孔氏南宗,在不同的文化層面,都具有相應的作用和價值。再次,孔氏南宗文化是傳統文化,又超越了傳統文化。孔氏南宗文化是在歷史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在當代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積極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21]孔胤植(重修)。闕里志(卷9)。人物誌・聞達子孫(卷14)。詔誥。孔子文化大全本。 [2][25]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9、46-50. [3][18][41][42][44]康熙衢州府志(卷7)。家塾・鄒守益記(卷6)。學宮(卷7)。衢州重修孔氏家廟碑(李之芳撰)(卷6)。學宮(卷6)。何夢桂記。 [4]徐映璞。兩浙史事叢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6. [5]孔廣鼐。四明慈水孔氏宗譜(卷1)。家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木活字本。 [6]孔繁廉。溫嶺孔子後裔。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5:91. [7]孔元措。孔氏祖庭廣記(卷首)。祖庭雜記(舊引)。 [8]周伯琦。跋孔氏宗譜後。東家雜記 三衢孔氏家廟志 孔氏南宗考略。衢州市政協文史委,2001:123. [9]孔昭仁等。續修梧塍孔氏譜(卷首)。同治十二年(1873年)木活字本。 [10]劉士林。江南與江南文化的界定與闡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2.25. [11][27]天啟衢州府志(卷1)。輿地誌・聖宅(卷9)。人物誌一。 [12][35]弘治衢州府志。(卷14)。文・重修孔氏家廟記(羅Z撰)。 [13]徐壽昌。江南名賢孔洙及其子孫。衢州名人。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147. [14]崔銘先。孔氏南宗之作為及其影響。儒學研究(下)。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104. [15]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5:46. [16](永康)孔氏宗譜(卷29)。德山翁行略(張肇聖撰)。 [17](石城)孔氏族譜(卷首)。臨江孔氏族譜序。 [19][39][47]民國衢縣誌(卷8)。風俗志(卷16)。碑碣志一・書院:清嘉慶重修正誼書院碑記(朱理撰)(卷16)。碑碣志一・學宮:清光緒重修衢州府學碑記(鄭永禧撰)。 [20]胡發貴。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社會的認同與凝聚。學海,1999(3)。 [22]嘉靖衢州府志(卷12)。人物紀三・孔氏家廟。 [23]費宏。武宗實錄(卷14)。正德元年六月辛酉條。明實錄(第33冊)。 [24]呂元善。聖門志(卷3下)。歷朝科目。天啟丁卯本。 [26][36]林弼。林登州集(卷8)。送孔善夫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卷116)。聖裔部匯考二。 [29]戴庭槐。孔門源流(卷9)。思澤考。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明刻本。 [30]張廷玉。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卷27)。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1]商輅。續資治通鑑綱目(卷9)。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2][37]南宗孔府檔案。第1635號文獻。 [33]陳鎬。闕里志(卷7)。制敕。北大圖書館珍藏弘治乙丑本。 [34]楊士奇。東里集(文集卷3)。魯林懷思圖詩後序。 [38]孔德成。孔子世家譜(卷17之9)。衢州派・五支。 [40]鄢衛建、劉國慶。衢州姓氏。香港:語絲出版社,2001:2. [43][49]徐壽昌。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南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106、104. [45]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卷81)。西山真氏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46]孔憲文等。(桐鄉)孔氏宗譜・庵公傳(引張楊園【跋竹湄居士集】)。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刻本。 [48]舒E貞素齋集(卷7)。贈孔學教克煥。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