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1月8日電 (呂巧琴葉茂)『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並由此衍生的建文帝文化現象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建文帝探秘文化」能讓更多人共同參與破解這一歷史謎案』。福建寧德市交通局調研員、市政協經濟委主任諸葛驥在出席寧德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時如是說。
地處寧德(俗稱閩東)的上金貝村,2008年修路偶然發現一個頗有規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疑為建文帝陵寢。消息傳出,輿論譁然,隨後關於古墓主人的身份便眾說紛紜,許多專家學者開始蜂擁前往考察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建文帝之死』謎案再度引關注。 近幾年,寧德建文帝研究小組先後發現了疑為建文帝隨身攜帶的五爪金龍雲錦袈裟、『國母亭』600年特異文化現象、建文帝親信大臣鄭洽之墓、建文朝武將餘六府墓葬、千尊天冠佛像、『當京皇帝萬萬歲』龍頭神祗牌等一系列遺址和文物,有力佐證建文帝出亡寧德。 諸葛驥說,在目前找到的80多部各姓家譜資料更是有力佐證,當時建文帝和貼身從亡大臣到達福建後,建文朝的勤王兵馬、被殺的建文朝臣的後裔也陸續來到福建、寧德。隨後,燕軍(後來全數成了駐屯軍)追蹤而至,到達當時的福寧州及其周邊地區。 雙方爭戰之後的倖存者及戰死者的後裔,在閩東與福建的大地上演繹並創造了一段歷史,由許多因素綜合而成的建文帝文化現象,與此伴生。 『在寧德,疑與建文帝下落有關的古墓葬、古寨堡、古城堡、古師公廟等現象,都是建文帝文化現象留下的物質文化。』諸葛驥說,寧德金涵鄉【王氏家譜】中10多首遺詩、閩劇【建文帝與老師周斌】以及在民間大量與建文帝有關的口頭禪等,都是建文帝文化現象留下的非物質文化。『我們應該整合建文帝文化資源,使之形成文化產業鏈,開闢建文帝探秘文化之旅』。 『建文帝探秘文化』旅遊線路初步規劃設計遊覽疑為建文帝陵、建文朝從亡大臣鄭洽故居、石後鄉『國母亭』、洋中鎮『國師公園』、建文朝武將餘六府墓葬、霍童鎮支提寺,瞻仰建文帝的遺物『龍袍袈裟』與『御碗』等。 『探秘之旅,能讓更多人來了解這一段歷史,共同參與破解這一歷史謎案,從而推進閩東文化旅遊發展。』諸葛驥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