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古籍研究成果,被寫入中學教材!在最近舉行的一個會議上,寧夏著名考古專家牛達生興奮地向記者透露了這個消息。他說:『一項研究成果能編入中學課本,是多麼不容易啊!我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興。』
牛達生的興奮,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這項研究成果是他完成的。 此事要追溯到1990年。那是11月下旬的一天,位於寧夏賀蘭山腹地、拜寺溝深處的西夏方塔,被不法分子野蠻炸毀。幾個月後,當時已經年近六旬的牛達生研究員主動請纓,帶着糧食、蔬菜和飲用水進入人跡罕至的深山,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認真清理,從中發現了包括西夏文佛經在內的大批文物。在隨後對其中的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和本續】進行深入研究中,牛達生發現:它不是雕版印刷品,竟是世界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這一發現,不僅印證了宋代大科學家沈括關於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而且否定了流傳很久的傳統觀點,將我國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術的歷史提前了100多年,進而有力地捍衛了我國印刷術的發明權。1996年11月,文化部在北京為牛達生的研究成果舉行鑑定會,國內著名專家一致肯定牛達生的研究成果。寧夏文化廳就此專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1997年6月,牛達生因此獲得了畢升獎。(對上述破壞文物案件、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本報都做過充分報道。) 牛達生的研究成果被收入初中【中國歷史】下冊。教材在介紹了畢升發明的泥活字印刷術後,寫道:『考古學家發現了西夏時期的木活字印本,這是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師教學用書,對此有更多的介紹:『1991年,寧夏出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西夏文木活字印本,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 牛達生還講了一件事。印刷術雖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韓國卻認為是他們的發明。不僅部分韓國學者持此觀點,韓國的有關部門還把它寫入中小學課本。牛達生在北京一個朋友家中曾見到一個韓國小朋友,在談到印刷術時,這個小朋友非常自豪,說印刷術是我們韓國發明的,我們的課本上就是這樣說的。 現在,牛達生關於活字印刷的研究成果被寫入中學教材,這可以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此事也彌補了牛達生心中的一個遺憾。寧夏有關專家談起此事,都感到由衷的喜悅。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