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峰教授從事中國近代政治史的教學與研究已有多年,前幾年她出版過【晚清政治研究】(遼海出版社1998年)一書,近又推出新作【近代轉型社會中的集團與人物】(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新作出版,體現了作者堅持不懈地追求學術創新的努力: 其一,該書注意把以人爲本的理念運用到歷史研究中,更多地關注 其二,從社會轉型的綜合視角切入,避免從政治立場的單一標準出發而是注意以多元的價值標尺品評歷史人物。以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傳統封閉社會向近代開放社會的框架審視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種嶄新思路。社會轉型的整體性與複雜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無論是群體還是個體)時要避免簡單化與單向性的思維,堅持運用綜合的尺度。這種綜合尺度的運用要求以社會轉型的恢弘視野看待歷史人物的作爲與命運,或把個人或群體命運看成時代的縮影,或如同把轉型看成一個動態過程一樣分階段地看待歷史人物;歷史人物是有血有肉的,既要看其立場、觀點等,也要看其性格、情感等。社會轉型視角下的綜合尺度無疑有助於我們以更寬容、客觀、平和與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歷史人物。 其三,從古今中西的格局出發分析、解讀、點評處在傳統向近代轉型過程中、處在中西兩種文化撞擊的背景中的歷史人物的心理、心態、情感、價值觀與行爲模式。該書『西學東漸中的僑客與華民』一節對在西學東漸、中學西傳中起過重要作用的傳教士這一特殊群體作了考察,指出『如果我們能從人類文明發展的總體過程中考察,從中國社會現代化演進的長時段審視,就不會過分地,更不會單純地強調傳教士的負面作用』(139頁)。該書不僅將傳教士等群體置於古今中西的格局中加以審視,還對一些重要歷史人物面對古今中西衝突的文化抉擇、文化立場作了個案分析,從而使歷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活、充實、有血有肉。 作者:俞祖華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