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媒體人稱少放鞭炮不太實際 呼籲放鞭炮選擇開闊地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2-8 22:16|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872|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放鞭炮是中國人年節的一個習俗,也被一部分人提升到年符號的層面:不放鞭炮那還叫過年?當我們換一個表述來看待,放鞭炮就是以火藥、鋁粉、鎂粉做基材,用紙質做載體,裹緊壓實為一個固體,再用明火點燃,發出聲響、 ...
放鞭炮是中國人年節的一個習俗,也被一部分人提升到年符號的層面:不放鞭炮那還叫過年?當我們換一個表述來看待,放鞭炮就是以火藥、鋁粉、鎂粉做基材,用紙質做載體,裹緊壓實為一個固體,再用明火點燃,發出聲響、呈現圖案的過程。其實質就是以『爆』取樂,完成對感官、視覺和聽覺的一過性刺激。 
  作為農耕時代的遺產,放鞭炮完成的是增添節日氣氛的功能。無論是城裡的院落胡同,還是村野的房前屋後,在沒有其他手段製造聲響和有動感畫面的時代,放鞭炮的刺激是足夠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這個習俗的特徵是他人製作,只需點燃,瞬間夢幻般地震動與炫麗,餘下的依舊是沉寂和黑夜。比較春聯、窗花、餃子等年節習俗,放鞭炮既沒創意,也沒精巧,更沒有味道,存留的時間也是那麼的短暫,成為一個比較蒼白的內容。
  在數字化時代的今天,在水泥森林般的城市中,放鞭炮已成為不能承受之重。鞭炮的噪聲給已經天天過年般的城市多添了一陣喧鬧,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並不比汽車、飛機那隆隆的機器聲更美妙,而分貝數卻是驚人的高;放鞭炮對空氣質量造成的惡化,也讓霧霾望其項背:去年北京除夕夜PM2.5的峰值達到每立方米1593微克,比不久前的北京霧霾PM2.5的峰值還要高50%;放鞭炮帶來的對生命財產的破壞同樣觸目驚心。生產作坊、運輸貨車、儲存房屋、燃放過程中已經發生的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放鞭炮就是在『縱火』,其對生命的直接威脅絕不容低估。
  對於各地來說,放鞭炮經歷了從全面放開到全面禁止再到限制燃放的反覆,民眾在此問題上的反應也日趨理性,從一味訴求保留放鞭炮民俗,到逐漸接受有限制地放鞭炮,再到近日主動提議重新思考探討城市關於放鞭炮的政策,充分證明了思維方式的成熟,對客觀情況的現實考量也越來越影響人們的選擇。我們不能簡單地依靠行政力量來調控,更應該相信共識的力量。
  當下,提倡自覺不放或少放鞭炮還是一個不太容易做到的選擇,那麼建議市民到遠離城市的開闊環境適度地放一點兒鞭炮是切合實際的。我們對民俗的依戀,也應隨着不斷對歡度年節的新形式、新內容的發現而變得科學、合理,深信會過節的中國人是有能力找到比放鞭炮更飽滿的歡慶方式的。
  朱 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