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歷史,總在封閉多年之後,露出它的真容。我們都了解1971年的『9・13』事件,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事件發生後,那些應該被人記得的歷史細節。
當年,林彪在蒙古溫都爾汗折戟沉沙。稍後的一天,中國駐蒙古大使館派人帶回了現場照片,證實了林彪的確已死。原本瀰漫着高度緊張氣氛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終於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當其他人都如釋重負地離開後,屋裏只剩下周總理和中央政治局委員紀登奎。 突然,一陣嚎啕之聲如江水崩堤猛然暴發,撕肝裂肺、痛楚無比。發出這哭聲的,正是周恩來!就是那個越是風波險惡,就越是從容鎮定,仿佛是專為克服困難而來到這個世界的周恩來。在這一刻,這個超人居然失控了!足足過了20多分鐘,才逐漸平靜下來。平素反應敏捷極善言辭的紀登奎,被震得說話都結巴了:『總、總理,林彪一夥摔死了,這是不幸、幸中的萬幸……』周總理說:『你不懂,你不懂!』(千龍網1月9日,原文作者為周恩來侄女周秉德) 而同一歷史時空下,在台灣孤島稱王的蔣介石,聽到這個曾經令他破軍失將的學生的死訊,也流下了眼淚。(此事最先由做了蔣介石40年私人醫生的熊丸提到,後得到國民黨大員陶希聖的證實。)在海峽兩岸,國共兩黨首腦人物流下的這兩行眼淚,將歷史的複雜弔詭與生動活潑,展露無遺。 作為一個從小熱愛理科的人,我之所以後來會變成一個歷史愛好者,就在於你一旦接觸到真實的歷史,你就會發現,真實的歷史中故事的精彩程度,其實遠遠要高於小說、戲劇這些編造的東西。在最輝煌處,你也會發現人性的卑微,權力的殘酷;在最苦難處,卻也閃爍着英雄的勇氣,人性的光輝。在轉折處,在結局時,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卻又盡在情理之中。人都說妙筆生花,但其實那朵真實歷史之花的神韻,又豈是人工之妙筆所能生的? 但我們的歷史課上,你是感受不到這一切的。我們的歷史書上,除開微言大義,就是刻板教條。作為一個曾經的學生,我得說歷史課總是味同嚼蠟的,是偷看武俠小說的好時光。我相信我的感受並不是特例。作為一個曾經誕生過【史記】這樣文史通殺的偉大巨著,有着漫長史學傳統的國度,這種現實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我曾經聽一位優秀的歷史老師講過他的痛苦,但他也很無奈。在高考指揮棒的雙重壓力下,有很多真實生動的東西是不能講的。 我們常說現在的中國人人文素養很差。得承認,我們那讓學生味同嚼蠟的歷史教育在此要負起相當的責任。有一句話叫『文史不分家』,中國文化與史學的結合是相當緊密的。你如果不知道子路正冠而死的故事,恐怕就難以完全理解儒家的道德感。你如果不知道李廣的故事、燕昭王的故事,恐怕也就難以完全品味得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意境。 周總理的這一哭有一天能進入歷史課麼?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那一定會對人們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離合悲歡有很大的好處。 作者:樂毅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