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宣布封筆』的消息一度成為2006年的文化熱點新聞,時值歲末,海南出版社接連推出了兩部柏楊作品:新版【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和柏楊版【中國歷史年表】。據悉, 柏楊封筆之前寫下的最後一篇文字就是專為新版【柏楊曰】作的序,而【中國歷史年表】則是首次在內地出版。 【柏楊曰】是【柏楊版資治通鑑】的精華版,作者從72冊白話資治通鑑中精選出862則,以『柏楊曰』為名重新結集,以示與原著『臣光曰』的不同立場。作者從現代人的自由觀念和人權意識出發,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官場作了嶄新視角的考察,所以這部【柏楊曰】可以說是【資治通鑑】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楊最精彩的解讀與分析。 據介紹,【柏楊曰】1999年時曾由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過,2004年版權到期後,市面上再很少見到正版的該書,許多讀者只能從網絡上搜尋該書的片段內容『過癮』。這次海南出版社的新版,從2006年6月份開始籌備,到12月底新書出來,可謂是千呼萬喚,但對於柏楊的忠實讀者來說,也仍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新版對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裝幀設計上也更為美觀、大方而素雅。 相對於柏楊的其他著作來,柏楊版【中國歷史年表】則可謂是姍姍來遲,此次推出的海南版,尚是該書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出版。【年表】以表格形式,逐年記錄,上自開天闢地,下至中華民國成立,數千年間的重要事件與人物,都一應網羅其中。這部書雖是表格形式,但讀起來卻絕不枯燥,持續着作者一貫的寫史風格,激情與理性兼存,思想與文字並美,親切、生動。既可以作為飯後睡前的『休閒讀物』,也可當作年代事件的歷史速查表,是歷史愛好者和青年學生們了解中國通史的一部很好的工具書。 其實從2005年下半年以來, 柏楊封筆之前寫下的最後一篇文字,就是專為新版【柏楊曰】作的序。在這篇序的開頭,作者重複了這樣一個提問:『讀歷史,人能夠從中取得教訓嗎?』就在結尾,作者又說:『我擺脫傳統文化的包袱,不為君王唱讚美歌,而只為蒼生、為一個「人」的立場和尊嚴,說「人話」。』 或者,這正是我們今天在21世紀的讀者們,仍然要讀柏楊的原因吧。 【柏楊曰:讀通鑑・論歷史】 柏楊著 南海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