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 『國務院已經發出通知,要從今年開始,用四年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對博物館、展覽館等國有單位進行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國有單位可移動文物展開的普查。』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委員說,『普查是推進文物工作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勵小捷表示,普查不會改變文物現有的權屬,只是爲掌握數據和信息。並且,這次普查將採取網上申報制,各級文物普查辦對於所申報文物的真偽要進行辨析,如果是真的,就會按器型、年代、材質等項目進行登記,對於難以鑑定爲真品的文物按存疑錄入檔案。 勵小捷介紹,現在民間的收藏品很豐富,比國有單位的藏品情況更爲複雜。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經建立了文物登錄製度,登錄平台長期向公眾開放。無論公私,只要在這一平台登錄,就能夠得到合法性的認可。他說:『我們以後也是要往這個路子上走。這次普查正好能爲今後可能進行的全民可移動文物普查積累經驗。』 (本報記者 吳瀟怡採訪整理) 來源: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