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行家也難免上當受騙 揭秘藝術市場的贗品局中局(3)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3-15 19:45|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416| 評論: 0|來自: 中國經濟網

摘要: 充滿詭詐的『局中局』 從2001年開始,袁謙本創作的畫作開始頻頻在國家級展覽中獲獎,愛好所至,也沒有停下舉牌搶貨的腳步。但隨着藏品越來越多,圈子裏的朋友與日俱增,自己對於收藏的感悟也日漸提高,他開始自 ...

充滿詭詐的『局中局』

從2001年開始,袁謙本創作的畫作開始頻頻在國家級展覽中獲獎,愛好所至,也沒有停下舉牌搶貨的腳步。但隨着藏品越來越多,圈子裏的朋友與日俱增,自己對於收藏的感悟也日漸提高,他開始自查自己的藏品。『讓一個受賭徒心理左右的藏家承認自己高價買到的東西是贗品,這很折磨人 ,不過必須面對。』袁謙本說。

『我們圈子裏的幾個朋友,以前參加拍賣會必然帶着一位行家,幫着掌眼。』袁謙本說,但多年以後才證實,這位『行家』其實專門販賣贗品,他在拍賣會展覽期間指定我們競拍的藏品,全是他事前到拍賣公司送拍的。

跟袁謙本在拍賣會上認識的一位老相識,恰巧在工作室喝茶。他對這位『行家』也很有印象:『他到了拍賣會現場,一般不怎麼說話,就是暗示我們哪件拍品可以兩萬拿下,哪件作品可以5萬拿下。但這個人很奇怪,自己從來不參與拍賣,多年間出入拍賣會,自己卻一件也沒買。』他跟袁謙本一樣,盲目的信任加上受貪念左右,等回過神來,幾十萬的資金已經『打了水漂兒』。

圈內故事

競拍得贗品公司險破產

袁謙本的經歷,在他所處的圈子裏,僅僅是一個樣本。藝術品投資市場繁榮的大背景下,普通市民耳聞的,更多的或許是『誰誰因為撿漏,拍得一件珍品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但對頻頻出入拍賣行的藏家來說,拍賣市場每天都在上演『碟中諜』大片,充滿詭詐和欺騙。就如業內人士所說,這一行『水太深』,所有新入行的『藏家』都要交不菲的學費。

20世紀90年代,隨着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內地富人數量增多,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有實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斷出現,書畫造假產業鏈也隨之盛行。『深圳的一家房地產公司老闆,因為拍賣中拿到贗品,公司一度陷入了破產境地,最後在圈子裏朋友的幫助下,用家裏僅剩的600萬存款,從台灣拍下了三幅古畫,公司藉此起死回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瑋寧說,一幅畫賣了1000萬,第二幅畫賣了兩千萬,最後一幅畫依然收藏在這位老闆手裏。

進入這個圈子裏的人,書畫收藏只是他們的業餘愛好。他們真實的身份,既有書畫家、金礦場老闆、農產品公司老闆、房地產開發商,還有來自政府機構的要員。

圈子裏的成員通過參加國內的拍賣會而認識,又在各自舉辦的私人藏品展中熟識,隨後成為朋友。圈子裏成員之間既可以在拍賣會中相互『掌眼』,也可以私下達成協議,以免在同一場拍賣會中為同一件藏品互相抬價,增加競拍的成本。圈子裏朋友情誼之堅,即便價值數萬元的藏品,無論是唐宋瓷器還是書畫名品,都可以拱手相贈。

每一位搞收藏的人都需要具備健康、良好的心態,需要發自內心的熱愛,要明白投資、暴富 、賺大錢並不是收藏的唯一目的。(來源:半島都市報)


來源:中國經濟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