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老式照相館引發網友懷舊情結:手工魅力不可取代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3-20 18:05|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732| 評論: 0|來自: 新民晚報

摘要: 提起老式照相館,似乎已經淹沒在歲月深處。但近日,西祠網友發現,南京浦口左所大街上竟然還有一家依然在營業的『大眾照相館』。60歲的老式木座機、手動的快門線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懷舊情結,『翻開小時候的相簿,都是 ...

提起老式照相館,似乎已經淹沒在歲月深處。但近日,西祠網友發現,南京浦口左所大街上竟然還有一家依然在營業的『大眾照相館』。60歲的老式木座機、手動的快門線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懷舊情結,『翻開小時候的相簿,都是在這樣的照相館裡拍出來的啊!』

網帖『曝光』老式照相館

近日一位網友在西祠討論版上發帖,記錄了他尋覓這家老照相館的全過程。這家『大眾照相館』坐落在南京浦口的一條老街上,照相師傅叫王根林,出生在攝影世家,他的爺爺就是開照相館的,1980年傳到他手上已經是第三代了。

記者根據網帖的指引,找到了這家照相館,王師傅從事照相技術有近30年了,在問到會不會傳承下去的時候,王師傅搖搖頭,指着牆上兒子的一幅照片既遺憾又無奈地告訴記者:『不會了,到我這就結束了,我兒子現在在部隊服役,現在的年輕人怎麼會對這種老式照相館感興趣?』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照相器材的更新,老式照相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2006年左右,大眾照相館也開始使用數碼設備以順應發展潮流。『儘管很多顧客會選擇用數碼拍,但機器跟手工做出來的照片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質感,比如真實性。就像木桶比現在的盆泡腳好一樣,手工有着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木座相機已然成古董

『這台「文革」前上海美術工廠出的老式木座機是王師傅的父親留下的,距今已有五六十年歷史了,它可以拍攝1寸到8寸不等的照片。』王師傅指着一台年代感十足的老式相機告訴記者,當時的第一代身份證人像採集,就是用的這台木座機拍攝的黑白一寸照片。『這種老式木座機上面呈箱子狀,裡面有個小窗口可以看到倒立的影像,「箱子」下方的板子可以調節焦距,最下面是帶輪的三腳架,可以來回推來調節物距。』

王師傅告訴記者,老式相機的快門線非常有趣,木座機的側邊有個很長的快門線,快門是一個氣吹狀的東西,照相的時候先用大拇指堵住氣孔,然後用其餘手指捏氣吹中間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這種老式木座機照相時被攝者千萬不能動,一動人臉就『虛』了,照完照片之後要拿紙記錄編號以便分清誰是誰。然後拿到暗房裡沖印底片,再洗成照片。王師傅現在還會定期給這台老式木座機做保養,去年有人出1500元買這個古董,雖然它現在作用已經不大,一直放在角落裡,但他也沒捨得賣給別人。

好像穿越到小時候

網帖中還展示了大眾照相館另一壓箱寶――老式PS技術『修底箱』,它是由木板做成的一個三折箱子,如果被攝者臉上有痘印或是疤痕,就可以用它來修容。在有光源的條件下,把底片放在第二折中間的小孔位置,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底片的影像,然後拿出鉛筆來修飾照片。王師傅告訴記者,這個工具也有一二十年沒用過了,一直放在架子的最深處。

『以前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人工着色是在照片洗印出來之後,再在上面塗上顏色。上色的材料分為水彩和油彩兩種,水彩有12和18色的,用毛筆蘸各色顏料在照片上着色。油彩跟現在的眼藥膏般大小,分12和24色,用粗細不等的毛衣針纏上脫脂棉,再蘸上各色顏料,在照片上慢慢揉色。上水彩要先上色,然後再修復瑕疵,而上油彩,就先修照片再上色。水彩顯得通透、平滑,油彩色實且表面有微粒,但油彩的色彩保存時間比水彩的長。』王師傅拿出父親生前着色的自己照片,記者發現60年過去了,照片的色澤依然鮮亮,比現在PS上色技術真實、細膩。

不少網友跟帖表示,這樣的老照相館滿滿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記憶,『感覺好像穿越到小時候了,想不到這樣的照相館現在還在開!』還有人曬出自己小時候拍的『國民照相館』類型的照片,傍着小木馬、獅子狗,站在背景布前。而王師傅的底片PS技術也引來不少人的驚嘆,『想不到在有電腦之前就有類似「PS」的技術,還可以給黑白上色,手工藝術的魅力真是如今也不可取代的。』(閆匯芳 劉瀏)


來源:新民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