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家人在武漢動物園遊玩時發現,幾隻丹頂鶴正在工作人員指揮下低空飛翔,這和此前它們只站立着供人欣賞大不一樣。動物園是露天場所,丹頂鶴又是候鳥,就不怕它們練好本領後飛走嗎? 讀者小李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武漢動物園時,省林業廳剛剛在這裡啟動了今年的『愛鳥周』活動,現場多隻低空盤旋的丹頂鶴成為了明星。『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首詩訴說了黃鶴樓的淵遠古韻和神秘色彩,也留下了長久以來的『黃鶴』之謎。記者從武漢動物園獨家獲悉,目前該園正在對丹頂鶴進行定向飛行訓練,『千年鶴歸,鶴繞名樓』的美景有望重現。 為何訓練? 丹頂鶴正在練飛目的地黃鶴樓 開滿櫻花、海棠花的小花園內,一隻只幼年丹頂鶴體態初現,它們體羽黑白分明,頭頂裸露一小片朱紅色的皮膚,在芳草地上閒庭漫步。一位訓鳥人手持長長的細杆,指揮一群丹頂鶴站立、跳躍、起飛、低空盤旋……這是昨日上午記者在武漢動物園的觀鳥園內,看到的訓練場景。 『我們確實正在對這些丹頂鶴進行訓練。』武漢動物園總工程師杜友順告訴記者,這批丹頂鶴是武漢動物園『園養』的,經過訓練可以放飛,如果訓練好『記路』,它們能自由返回。目前設想的是,訓練一批丹頂鶴,讓他們可以自行飛往黃鶴樓,並能在黃鶴樓進行飛行表演。 『黃鶴樓的旅遊形象里,丹頂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武漢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認為,黃鶴樓因為多首含有『黃鶴』的古詩而名聲大振,此外該樓有12個高高翹起的屋角,形如黃鶴,展翅欲飛。詩中的『黃鶴』是否存在,至今無法求證,人們更傾向於認為,那就是丹頂鶴的幼鳥。 不過旅遊局方面尚未接到黃鶴樓開展丹頂鶴飛行表演的申請。 丹頂鶴是世界瀕危物種,被稱為『仙鶴』,受到嚴格的保護。它們多生長於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齊齊哈爾。這些正在接受訓練的丹頂鶴,是從哪裡來的? 武漢動物園介紹,丹頂鶴每產2枚卵後開始孵化,動物園向齊齊哈爾等地的動物園『借出』卵後進行人工孵化,母鳥又繼續補產一枚,反覆通過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提高繁殖量。據介紹,該園目前共有人工繁殖的丹頂鶴46隻,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20歲,年齡最小的還不到3歲。 怎樣訓練? 19隻幼鶴參訓具體方法保密 什麼樣的丹頂鶴可以接受放飛訓練?如何訓練?昨日記者進入丹頂鶴訓練基地,一探究竟。 據介紹,今年新年伊始,8位經過了嚴格的專業培訓與考核的訓鶴員正式上崗,對丹頂鶴進行全方位訓練。被『選入』訓練隊伍的只有19隻幼年鶴。訓鶴員說,1歲半至3歲之間的丹頂鶴最適合進行放飛訓練,因為它們還從未經歷過遷徙,經過馴化後能夠形成自己的『個性』。 每天早晨,是丹頂鶴最為活躍的時刻,這時候的它們走在水草繁茂的人工濕地,時而站立得亭亭玉立,時而引頸高鳴。訓鶴員說,進入春天以後天氣晴好,訓練從原來的每天上午延長至全天。 『年幼的丹頂鶴能夠聽懂我們的指令,手裡的杆子只起引導作用,不會讓它們挨打。』一位訓鶴員告訴記者,相比其他獸類,鳥類在訓練方面確實更有難度,但從目前兩三個月的訓練情況來看,年幼的丹頂鶴『悟性』還不錯。 訓鶴員們說,關於訓練這批丹頂鶴的具體方法,現在還只能對媒體『保密』,待訓練完成時,再讓市民見證成果。 省林業廳專家介紹,在馴養丹頂鶴方面,從我國古代起就有了一整套成功的方法,有記載的方法有『鄰以池沼』、『飼以魚殼、鰍蟮』、『勿以熟食飽其腸胃』等,此外還專門有一套訓練丹頂鶴起舞的辦法,如『使童子拊掌歡顏、搖手起足以誘之』,這些方法都被發展、改良,形成了目前比較有效的訓練法。 有無先例? 9年前借鶴表演變成『全城尋鶴』 其實,丹頂鶴繞着黃鶴樓盤旋飛翔的美景,在武漢曾上演過一次,表演期間還曾創造過每天10萬市民觀看的紀錄。不過,幾隻丹頂鶴卻在飛行中走丟。 2004年4月,應武漢黃鶴樓公園的邀請,26隻來自黑龍江扎龍保護區的丹頂鶴在馴鳥師的帶領下,乘坐火車抵達武漢。在表演途中,3隻丹頂鶴脫離了隊伍,越飛越遠。動物園、林業部門在媒體上發布『尋鶴啟事』,在全城、全省進行搜尋。 當年5月6日下午,湖北天門市的一名少年,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一隻受傷的丹頂鶴,最終證實是走丟的丹頂鶴之一,被發現時鶴的右腿已經骨折,還有兩隻丹頂鶴始終未能找到。 5月15日晚,24隻丹頂鶴跟隨馴鳥師踏上了北歸的列車。此後,武漢市再沒進行過類似的表演。 如何規避風險? 考慮裝追蹤器萬無一失才會表演 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張衍澤介紹,目前中國的野生丹頂鶴非常有限,即便是人工繁殖的丹頂鶴也非常有價值。他稱,湖北省是丹頂鶴非常重要的遷徙地之一,還居住着一批『家養』的丹頂鶴,任何一隻丹頂鶴都不能隨便丟失。 武漢再次進行丹頂鶴放飛訓練,可能會再造『千年鶴歸,鶴繞名樓』的美景。這次丹頂鶴會不會有走失的風險? 丹頂鶴訓練員負責人李工程師告訴記者,對丹頂鶴進行定向飛行訓練的難度比較大,因為丹頂鶴不具備信鴿那麼強的記憶力,磁場感應也不敏感,它們在遷徙、飛行的過程中本來就存在一定的『走失率』;此外,上次進行表演的丹頂鶴是從黑龍江『借來』的,對武漢有些水土不服,加上訓練時間並不長,才會發生意外走失。 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盧衛平也認為,造成當年丹頂鶴走失的主要原因,是黃鶴樓這個陌生環境與黑龍江環境差異太大。此外,當年的準備和訓練工作,也倉促了一點。 『我們現在進行訓練的丹頂鶴,是在武漢動物園長大的,對環境相對熟悉。而且這次我們將加長訓練的時間,做好充分準備,並進行多次定向放飛實驗,確保萬無一失才會進行表演。』武漢動物園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已完成對園內的訓練,接下來丹頂鶴還將飛出動物園,進行路線識別,到時候可能要在丹頂鶴身上安裝追蹤器。『表演前肯定會請野保專家進行可行性認證,如果要表演,就一定要把「走失率」降為零。』 黃鶴樓公園昨日表示,暫無對此項表演的相關信息可發布。(記者 郭姍姍) 來源:楚天都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