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生於上海。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8年後又舉家返回上海。大學畢業後,程乃珊在中學教書,1979年在【上海文學】發表第一篇小說【媽媽教唱的歌】,開始寫作生涯。1983年加入上海作協後,一直專業從事創作。代表作包括【上海Lady】、【上海探戈】、【上海女人】、【上海先生】、【上海TASTE】等。
上個月,白血病剛剛奪去上海知名作家趙長天的生命;這個月,『上海Lady』程乃珊又因此離世。 昨天凌晨,上海知名女作家程乃珊因白血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華山醫院去世,享年67歲。程乃珊的離世,是中國文學界尤其是上海文學界的重大損失,因為她是一位『用生命去描寫上海的人』。 遽然離世 曾患白血病今年復發 昨天上午,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周生在微博上透露,女作家程乃珊於當日凌晨逝世,『沉痛哀悼:上海女作家程乃珊22日凌晨去世。很痛!她書寫的舊上海,還原這個城市貴族的尊嚴,高雅而溫馨。』 據王周生向記者透露,程乃珊患的是白血病,那是2011年12月,程乃珊去醫院檢查後,被醫生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治療一段時間後,大家得到的消息是病情很穩定。 另據作家陳村透露,當時還聽說程乃珊幸運地找到一種特效藥,但是前陣子她病情復發。今年4月初,在同樣因白血病去世的作家趙長天的追思會上,陳村就得知程乃珊已經病危。 友人追憶 每天給母親洗腳做飯 最近20多年,程乃珊的生活過得很是辛苦。 據王周生回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次與程乃珊聚會,她總是先走一步,『當時她的母親已經患病,有認知障礙,只認女兒,她每天給她母親做飯、洗腳。她的母親也是「名媛」,美麗的外表下隱藏着高貴的心。』 近年來,程乃珊飽受白血病折磨,但仍然堅持在【上海文學】雜誌上連載專欄。『我們知道她的痛苦,不敢輕易去探望,得病之後有一種特殊的藥物對她的病很有幫助,但是沒想到藥物也失效了。』王周生說,她悼念程乃珊的微博引發數千的轉發,令她意外:『我才知道她的影響如此之大,而關於紀念,我們等一等,她留下那麼多作品,我們不要急急忙忙的,她的意義會慢慢顯現。』 文學成就 用生命去描寫上海 從1979年在【上海文學】上發表第一篇作品【媽媽教唱的歌】至今,程乃珊留下了【藍屋】、【窮街】、【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羅曼史】、【海上薩克斯風】、【上海女人】等諸多經典作品,且每一部作品都以上海為中心。在眾多作家同行和讀者眼中,程乃珊是一個用生命去描寫上海的人。 【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趙麗宏說:『對於上海的風物、意象、貴族等等情境的描繪,程乃珊無疑是當代作家裏面最準確的。』 王周生則認為,程乃珊的作品再現了『舊上海』,也顯示了『文學與史料的不同』,『自上海開埠以來,海外華人所到的地方,都有程乃珊的書出現。 在上世紀80年代,程乃珊的一個很大的貢獻是翻譯鄭念的【上海生死劫】這本書,當時她與王安憶一起去美國,回來後程乃珊就把這本書翻譯出來了,為反思「文革」保留了很重要的資料。』 1988年9月,程乃珊與其母親潘佐君女士合譯的【上海生死劫】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首版發行5萬冊,立時銷售一空。 後事追蹤 遺作將刊發於【上海文學】 昨日王周生在微博上表示,是程乃珊的丈夫嚴爾純把程乃珊去世的消息告知了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王安憶隨後短訊通知了王周生,『早上王安憶還在說追悼會由誰來主辦,我們說都聽程乃珊她先生的。』 另據【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趙麗宏介紹,即將出版的【上海文學】5月號上將發表程乃珊的絕筆文章【就這樣慢慢教化成上海女人――從小腳到高跟鞋之一】,此篇文章8000多字。得知程乃珊去世的消息之後,趙麗宏緊急增補了一篇紀念文章。 今天,上海市普陀區圖書館還將舉辦一場『人間四月芳菲天――海上女作家2013年春季新作朗讀會』,友人們原本期待能夠見到程乃珊,現在卻永遠也見不到了。 去世影響 海派文學的重大損失 在諸多同行看來,程乃珊的離世是上海的重大損失。 【上海文學】副主編金宇澄表示:『在上海海派作家裏,像她那樣的紀實作品難得一見。因為相比其他作家,她家庭身份和經歷的特殊,在作品中非常突出,而這樣的海派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已經非常少了。』 金宇澄說,海派作家各有所長:『程乃珊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出生了,這個時間段的作家很少了,「文革」前上海一些風土人情、時尚圈和貴族的生活她都經歷過,她還曾在上世紀60年代做過中學老師,延續了從祖輩一直傳下來的脈絡關係,她這一走,這扇門就關上了。』 程乃珊的家族史決定了她的文風,其祖父程慕灝是上海金融界的大人物,16歲從鄉下到上海謀生,在上海金融界闖出一番天地,後事業發展到香港。他曾任中國銀行總行常務董事、香港中國銀行總經理,直到晚年仍擔任着香港中國銀行的顧問一職。程乃珊曾說:『我祖父的一生,是一部歷史,也是一部多卷集的長篇小說。我一直在搜集、記錄他的傳記資料,想好好地寫出來。我永不放棄我的筆,不是為了別的什麼,只因為非得這樣不可。否則,我就完了!』 作家刀爾登說:『上大學時常從雜誌上讀到程乃珊的小說。那時她與年輕些的王安憶,為上海文壇的雙璧,今璧失其一,實可傷也。』 本版文/記者 喻德術 來源:法制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