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版塊拍賣在經歷了去年秋拍的『黑色星期天』後,不少業內人士都預期2013的春拍上當代藝術版塊將繼續處於調整期。而這個預測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3的春拍中獲得了證明。
奈良美智作品最受關注 作為當代藝術拍賣的風向標,今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當代藝術版塊一共推出了三個專場拍賣,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你不孤單-黑河內珍藏奈良美智作品』專場拍賣。作為全球首個奈良美智作品的專場拍賣,整場拍賣以4100萬港元的總成交價,98.3%的總成交率,為本次的當代藝術春拍帶來了一個開門紅。 其中全場最高價作品來自940萬港元成交的【失眠夜(站着)】。圖錄封面作品【白夜】,以350萬港元起拍,經過多口叫價後,也以904萬港元成交。 業內人士分析,本次奈良美智專場拍賣的成功在於其稀缺性和名家效應。黑河內作為收藏奈良美智的忠實藏家,以自己工薪階層的微薄資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收藏體系。其收藏的時間橫跨了二十多年,收藏品類從大件的架上繪畫到如滑板、手錶等藝術衍生品,而且所有的作品均購自畫廊或藝術家本人,從未出現在拍場,因此對於藏家而言具有新鮮感。其次,本次拍賣的定價也較合理,因此也是吸引藏家競相舉牌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一氣勢並沒有一直延續。同樣是藏家的專場,緊接其後舉行的『轉變中的國度-赫斯九十年代當代中國藝術收藏』拍賣中,多件重要拍品的流拍以及低價成交都打擊現場購買的氣氛。 有台灣的行家分析,本場拍賣拍品的定價過高導致流拍,其中以岳敏君估價900-1200萬港元的作品【飛翔】以780萬港元的高價流拍最為明顯。而且赫斯從2005年才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其藏品的質量較低。 與西方重量級藏家,如烏里・希克及尤倫斯男爵的系統性、大規模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相比,赫斯的收藏僅能算是對中國當代美術史的小規模補充,不算是其中經典之作。最終該專場以2349萬港元平淡收場。 當代藝術F4風光不再 接下來的『亞洲藝術常設拍賣』雖以1.29億港元平穩收場,但是當代藝術F4風光不再,張曉剛的上拍作品數量減少,只剩曾梵志價格靠穩,方力鈞的【系列一(之四)】以1774萬港元拔得該場頭籌,但其價格與當代藝術市場全盛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而去年驚艷拍場的70後藝術家,今年表現持平,其領軍人物賈藹力的【二月物語-過去(床)】以580萬港元成交,與去年春拍550萬成交的【蒼白的不只是你】相去不遠。 從整體拍賣成績所見,當代藝術的行情尚未擺脫熊市現狀。據了解,像中國嘉德、保利等內地拍賣企業也在今年縮小了當代藝術拍賣的規模。這讓本來占國內拍賣市場份額12%的當代藝術市場更為萎縮。 著名策展人顧振清則認為,本次春拍的結果反映了藏家依舊延續去年秋拍時的理性購買情緒,不再盲目追高,集中購買具有美術史意義的經典作品。因此一些藝術市場的好作品還是會受到市場的追捧。如周春芽的綠狗系列,曾在2012榮寶秋拍中創造了717.5萬的高價。在本次的春拍中,同系列的【綠狗3號】則以820萬港元成交,證明了其穩固的市場地位。特約撰稿 易楠 來源:羊城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