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方翔
作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風向標』,中國書畫市場的表現,一直是藏家所關注的。從2013年各大拍賣行中國書畫專場的設定來看,求穩無疑成為了各大拍賣行的主旋律。 古代書畫:縮量增質 『古代書畫,是一個略顯沉重的話題,我們無人可以忽略古代書畫的美好,甚至我們也集體強調進入古代書畫的收藏是一種更高級更深刻的領域。可是,事實擺在眼前,市場交易量日益萎縮。』中國嘉德[微博]書畫專家郭彤[微博]的這番話,無疑道出了目前古代書畫市場的一種現象。 在今年中國嘉德春拍古代書畫部分,重點推出的就是匯集了37件明清書畫佳品的『吳松文脈-北美私人中國古代書畫藏珍』專場,為來自北美重要私人珍藏,大部分作品二三十年來從未在市場上露面,這正是市場和藏家所珍視的『生貨』。其中,文徵明、文伯仁、文嘉、文點四代作品同堂,殊為難得。松江畫派中兩員名將趙左【溪山高隱圖】、沈士充的【江南秋色】長卷,更是近年拍賣中罕見之力作。 香港佳士得[微博]拍賣公司書畫部專家游世勛表示,在古代書畫中,流傳有序的藏品,或者是沒有曝過光的藏品,特別受到市場的追逐,所以這個是蠻有趣,而且蠻重要的一個方向的。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來自敬修堂藏中國書畫珍藏的明代周臣的【長江萬里圖】是一幅逾20米長的畫作,就屬於這樣的一種拍品。 一直以來人們拜服於仇氏『抗希齋』以瓷器著稱,殊不知仇焱之先生對古書畫鑑賞也獨有天稟。北京匡時[微博]今春古代書畫部分推出『抗希齋遺珍』專題,其中沈周、文嘉、陸治、項元汴、陳洪綬等十七件名家扇畫作品。保利春拍徵集到『小萬柳堂』所藏扇面冊,不僅包括明代『吳門四家』,還有董其昌、王鐸、傅山、張瑞圖等人的泥金書畫扇面精品力作。 近現代書畫:精中取精 在這兩年的拍賣市場上,許多近現代書畫精品紛紛出現在拍賣市場上,而在今年的春拍中,精品中的精品無疑成為了最大的特點。在這兩年的拍賣市場上,張大千成為了市場的寵兒,特別是精品的成交價更是令人咋舌,在今年中國嘉德的春拍中,張大千在1963年創作的【潑墨荷花】就是難得一見的精品,特別是其中所蘊含的故事,更令許多藏家覬覦。『潑墨荷花』這個題材在張大千的繪畫中並不罕見,但這件作品的珍貴之處就在於其是張大千送給吳湖帆的賀壽之物。吳湖帆的【丑m日記】中曾記載吳湖帆七十大壽時,張大千曾寄奉『荷花圖』賀壽,這件祝壽之作,正是本幅【潑墨荷花】。 『在去年一年經濟比較緊縮的情況之下,像齊白石、張大千的價位都收縮得蠻厲害。所以我有很多客戶在去年都買了很多張大千和齊白石。』 游世勛表示,好東西的最大特點,就是當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它一樣可以變現。在紐約賣就換美金、在香港賣就換港幣、到日本賣就換日元,愛在哪裡換就在哪裡換,像此次書畫部分封面的徐悲鴻作品,就是很難得的。徐悲鴻的山水作品非常有趣,因為他的山水作品多多少少都帶有點兒自傳式的敘述方式。 當代書畫:以銷代拍 在2012年秋拍中,中國嘉德用『當代水墨』和『水墨新世界』兩個專場重點推薦新水墨作品。北京保利也推出『中國當代水墨中堅力量』等3個當代水墨專場。香港邦翰斯拍賣行也開始推出當代水墨的板塊,並把旅英畫家曲磊磊作為重點推銷。而香港天成國際拍賣的秋拍也以『當代文人』作為主題專拍,推出新水墨。 在這些重量級拍賣行的帶動下,業界巨頭紛紛將眼光瞄向了這個板塊,在今年紐約亞洲藝術周上,佳士得私人洽購部推出的一場私人洽購展覽『閱墨中國當代水墨畫展』,參展者不乏劉國松、徐冰等知名藝術家。而蘇富比[微博]也在紐約舉辦了名為『SHUIMO水墨:中國當代水墨展售會』的活動,其中,不少參展作品都是2012年的新作。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以及一些私人畫廊在本屆藝術周上集中舉辦中國新水墨畫展,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與實驗水墨的大膽和前衛相比,新水墨的面貌似乎更加溫和、內斂,它不像實驗水墨那麼猛烈,比較注重傳統繪畫的筆墨語言。在畫面的背後,是一種帶着距離感的觀看,不像西方的那麼直接、焦點突出,而是將畫面中所有的元素籠罩在這種遠觀的氛圍中。 此輪新水墨的熱潮,則更多是由以拍賣公司為代表的二級市場的帶動。對此,業內有着不同的看法。收藏家包一峰認為,在新水墨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中國的元素,但又可以看到西方藝術的影子。自從中國嘉德舉行了專場之後,像蘇富比和佳士得都舉行了新水墨的展覽,這無疑顯示出目前主流的藝術市場也越來越關注這個領域。 而收藏家周大為則完全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目前新水墨在藝術品市場上非常受到追捧,不少的拍賣行紛紛推出相關的專場,也有許多人寫文章看好她的未來,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新水墨繪畫是缺乏學術支持的。對於新水墨的藝術家來說,他只是用水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也可以用油畫來表達。因此新水墨不應該視作為新的藝術模式,而僅僅是一種形式。』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微博]表示,關於『新水墨』這一概念,缺乏必要的學術梳理,而這種混亂相較於市場的熱門恰恰說明水墨的發展到了一個關鍵時期。雖然針對新水墨的展覽和討論現在也不少,但總讓人覺得很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方法論的延續,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並不多。當然,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或者藝術機構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未必相同。雖然新水墨去年在二級市場上的反響非常不錯,但同時也反映出一級市場如藝術機構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位,至少在學術梳理方面沒有及時跟進。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當代水墨收藏群體主要可分為原先收藏傳統書畫及收藏當代作品兩大類,就傳統書畫的資深藏家而言,由於收藏成本的提高,以及作品真偽等問題,新水墨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而收藏當代藝術的藏家,則對於新水墨表達的理念能夠認同,而且在他們看來,僅僅是使用的媒介不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