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看拍賣預展禁忌:不能隨意"試驗" 切勿信口開河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5-27 23:05|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1867|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老舍舊藏齊白石【工蟲鳶尾花】、曾國藩手書家訓、清乾隆 『齋戒』牌、壽山田黃石方章……書畫、瓷器、雜項、古籍,在春季藝術品拍賣大潮中精彩紛呈。不過,到預展去,可要先做做功課,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學一學『規 ...
老舍舊藏齊白石【工蟲鳶尾花】、曾國藩手書家訓、清乾隆 『齋戒』牌、壽山田黃石方章……書畫、瓷器、雜項、古籍,在春季藝術品拍賣大潮中精彩紛呈。不過,到預展去,可要先做做功課,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學一學『規則』,避免給自己和拍賣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經驗:好拍品通常在顯眼位置
  『收藏家、投資者、普通人去逛預展,看到的東西不一樣,獲得的信息也不一樣。』北京匡時瓷雜部負責人孔超發現,自己在預展中已經可以輕易分辨出不同類型的『看客』了,有的只是來看看熱鬧,有的真的是看門道。『譬如有的行家會拿着拍賣圖錄,對着器物記錄有瑕疵的部分。』
  無論水平是深是淺,參加預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常識,遵循一定的規則。首先,看預展之前要做好功課。先了解舉辦預展的拍賣行是不是正規的公司,可以在專業的藝術網站上搜索他們近期的成交情況;其次要了解他們主要經營哪些藝術門類,也可以在網絡上先看看他們即將拍賣的拍品照片和說明。已有拍賣圖錄的,要先對圖錄進行瀏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標的物,折起來或者做一些標記。
  『現場怎麼布置,器物怎麼展現,都有講究,所以只要知道規律,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孔超對此很有經驗,『一般一進展廳就能看到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會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上。而擺在角落的往往就沒那麼重要。』『有時也會看一些便宜的拍品,找「漏兒」,有時一些看圖錄時拿不準的東西,也必須到現場去確認一下。』藏家鄭先生表示。
  教訓:上手拍品要小心
  看預展尤其要注意燈光。有的拍賣公司喜歡用柔和的黃光燈,有的用比較『薄』的LED燈。『其實很多拍品對燈光要求很高,特別是很薄的瓷器和玉器,在LED燈下看慘白,很像假的。在正常光下看又不一樣。』孔超說,看時要注意燈光帶來的差別。他建議有心買貨或學習的人士,最好自己帶個手電筒前去。
  不過,因為手電筒而遭殃的買家也大有人在。一般有經驗的行家都會在手電筒後面系一條繩子,拴在手裡,這樣即使手電筒滑落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但預展往往出現粗心的看客們,因為一時拿不穩,把正端詳着的瓷器砸壞了。這種情況下,只能與拍賣行雙方協商賠償了。
  拍賣預展時大多數拍品允許上手,其中主要是瓷雜及部分扇面、冊頁等。不過,因為上手而出現的麻煩事也不少。一般來說,看客要等工作人員拿出拍品,並且完好放置在絨布托盤上,再上手端看,儘量不要直接和工作人員接手,或者說不能騰空接手。一旦在接手過程中掉落、出現損失,界定不清楚的情況下,通常就只能看監控錄像來判斷責任,並且協商賠償事宜。不過鄭先生認為只要儘量注意安全,講究方法就可以了,無需過分擔憂,否則失去看實物的意義。
  看預展也有禁忌
  看預展還有一些『禁忌』要謹記。一是不能隨意拿拍品『試驗』。譬如有的人想用力搓紫檀,以便看清楚紋理、接口,這些行為都不被允許。
  另外,看拍品的時候切勿現場充當講師信口開河。鄭先生說,大聲喧譁的看客里,九成不是真懂行的人。也有的『專家』喜歡邊看邊指點真假對錯,鄭先生認為這個尤其要忌諱:『朋友們當然可以小聲討論,但是大部分行家都會回到房間才會談。現場不亂發表真假意見是一種默契。』鄭先生建議新手或者普通人不要過於輕信預展上發表議論的人:『無論買不買都不要耳根太軟,不能聽意見買東西或不買東西。』
  而令孔超尤其感到擔憂的是,不少普通民眾既沒有看過圖錄,也沒有提前進行了解,純粹只是進預展現場來看看熱鬧,大部分關注的是價格有多高、什麼東西最貴。『「看漂亮」當然也是好的,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薰陶也是一種收穫,但是讓我害怕的是,有的人在預展上看了2000萬元的東西後,就會發現地攤上也有「一模一樣」的,結果就花2000元買下了。』見多了這種買家後,孔超時常勸告普通買家們千萬不能亂買:『看預展除了前期準備,還要有後續的學習,總結提高。但不要學不了多少時間,覺得自己挺厲害的了就出師,隨便買東西。』林 琳 郭曉昊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