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本報曾報導過張養浩故居雲莊復原項目進入報批階段,昨日,記者從負責該項目的柳雲社區居委會處獲悉,居委會擬申請將張養浩故居雲莊遺址所在地納入文物保護用地,並計劃重建遂閒堂、雲香林等原雲莊景觀。
『根據文獻記載、專家考證及地塊內出土的「麟石」與石龜等文物判定,位於水屯北路以南、西濼河路以西,生產路(規劃路)以東的地塊是雲莊遺址所在地。』柳雲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宗旺說,文獻記載雲莊占地約500畝,現存雲錦池及周邊地塊僅餘50畝左右。上世紀90年代初,他曾親手將雲莊遺址挖出的兩塊太湖石(據說是張養浩當年的『上馬石』和『下馬石』)埋在土裡。 『因此,我們準備向相關部門申請將雲莊遺址所在地也作爲文物保護用地,與地塊東鄰的既有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張養浩墓」整合,經規劃開發,未來作爲濟南的名士文化旅遊景點和北湖片區的文化名片。』張宗旺表示,計劃新增的保護用地東至西濼河路,南至清河路北端,西至生產路規劃路段中心線,北至水屯北路中心線,約 65畝;以及東至順河高架路以下規劃路中心線,西至西濼河河道中線,約18.6畝(用於籌建跨河拱橋及公園綠化等設施)。據悉,張養浩墓公園占地約40畝,如果雲莊遺址申請文物保護用地成功,這一區域的文物保護用地將擴大至121.6畝。 在正在報批中的雲莊遺址的規劃里,將保留雲錦池,重現雲莊當年的『雲香林』,原址復建遂閒堂作爲張養浩文化紀念展館。在雲莊遺址西側,還打算設計建設特色傳統風情商業街坊,用商業經營收入解決公園、張養浩紀念館等維護管理的資金籌措問題。 700多年前,隱居濟南城北的張養浩將雲莊的正廳取名爲『遂閒堂』,在莊內開鑿雲錦池,還寫了一組名爲【我愛雲莊好】的詩來讚頌自己的家園。據濟南文史專家、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韓明祥先生考證,張養浩祠堂是在原先遂閒堂的遺址上改建而成,『張公歿後,其遂閒堂辟爲祠堂,即今墓苑西側馬路西北方向百餘米外。』據張養浩後人、八旬老人張敦興回憶,『長輩以前講過南小莊藕池(雲錦池)周圍原來是個花園。』 (記者李奇宏) 相關連結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代表作【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有經典名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墓於1995年被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濟南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