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從單個『創始人』發展到『產業化』,多數家庭年賺三五萬元 村支書方智科告訴記者,村裏最先製作仿古青銅器的『老祖宗』,是今年71歲的方興慶老人,被公認為是煙澗村青銅器製作的創始人。 方興慶說,上世紀70年代,當村裏人還在吃大鍋飯時,他已經開始做起倒賣古董的營生。1963年,他收來一面殘破的青銅古鏡。為了賣出價錢,他要修好它。經過實體雕刻、模具製作、青銅器配方、澆鑄、雕刻等多項試驗後,方興慶漸漸摸索出了規律,並成功地製作出仿戰國時代的『牛鼻象背銅鏡』。方興慶將此鏡交給一名文物工作者看,文物工作者居然沒認出這是『現代』的東西。方興慶興奮極了,這時候,他想的不再是倒賣古董,而是仿造。 1965年,方興慶又從一個民間藝人處偷藝學來了『鎏金』工藝,這樣,僅一個銅鏡就可以賣到上千元,方興慶成為村裏名副其實的富豪。方興慶製作的860公斤的仿古銅鐘,至今還在濟源的王屋山上掛着,他製作的眾多青銅佛像,成為許多景點的『亮點』。 但方興慶假貨真賣的仿製品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古董販子買走後又轉手賣給下一個古董販子或藏家。一些灰色交易被警方查獲,順藤摸瓜找到了方興慶。『我說我是做仿製品,不是古董,警察也沒辦法。』方興慶不止一次被罰,銅器被沒收,不過他會再起爐灶。一來二去,被抓的次數多了,也就沒人願意抓他了。 隨後,仿製青銅器的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方興慶說,新入行的年輕人敢幹,小物件做着不賺錢就做大件。從三五斤的青銅器,變成幾千斤的大傢伙。至於模型,很少人看到過真古董,幾乎全是按照畫冊上的圖片翻模。反覆試驗,毀了再做。也有人乾脆跑到北京潘家園市場,偷偷買個成品,回家翻模。上世紀90年代末,隨着青銅器作坊變成幾十家,『產業化』形成,村裏出現了專門賣石蠟、漆料的,甚至連模型都有了專門供貨商。一個人每年賺兩三萬元,多數家庭年賺三五萬元,少數作坊能賺幾十萬元。 方興慶說,現在鄉親們製作仿古青銅器的隊伍擴大了,製作工具先進了,製作技術也進步了,很多人也因此擺脫了貧困,這是一件讓人很欣慰的事情。如今,煙澗村有人專門在外地講課,傳授青銅器仿造『秘方』。還有件事讓村裏人驕傲,上海世博會時,有政府部門出錢仿製后母戊大方鼎參會展覽。 針對網絡上關於造假的質疑,村民們則大呼冤枉:製作工藝很簡單,銷售渠道公開透明,咋能說是制假、售假?伊川縣有關部門也是這種態度:仿古工藝品與出土文物,不能混為一談,如果拿工藝品當文物,不是水平太低,就是心術不正。 困惑 進村的客戶少了,原材料價格在上漲,正準備打造仿製產業園 煙澗村人明顯感覺到,這兩年生意不好做了。周鼎公司當家人周長海說,進村的客戶少了,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黃銅價格最貴時漲到20多元一斤;訂蠟模的錢,從幾百元漲到一兩千元;還要加上手工、石膏、漆料以及作舊的成本。在這樣的困境下,村裏有100餘家停火歇業。 李柏黨說,手藝不精的作坊被淘汰是正常的事,符合競爭規律。煙澗村的產品還很粗糙,發展方向必須是精細鑄造。但村民投不起錢,政府不扶持,遭遇了一些困境。周長海認為,仿古青銅器的宿命,仍然是這隻腳踏進工藝品行,那隻腳還在古董行裏,不打『擦邊球』就沒有生意。但他們對客戶從來都說是仿製品,至於購買之後把這些東西當做什麼東西處置,那是別人的事情,與村民無關。 煙澗村所在的伊川縣葛寨鄉鄉長孫剛標說,由於銷售渠道不通暢,這些仿古青銅器無法走得更遠。而且,有些農民缺乏文史、美學等相關知識,製作的仿古青銅器非常粗糙,甚至比例失調,讓人看着彆扭;有的不知道一些細節的重要性,隨意增減文字、線條,失去了『古韻』。 據他說,為了引導該行業走向規範和創新之路,鄉裏正準備在煙澗村規劃仿製工藝品產業園。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