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鍾潤生 這兩天,一則國外消息,引起國內文壇關注。這則消息是:德意志語言和文學科學院,將今年的約翰·海因裏希·沃斯獎,授予了『在翻譯領域做出傑出成就的』波恩大學教授、漢學家、詩人、翻譯家顧彬。該獎項是在德國最高榮譽的翻譯大獎,獎金為15000歐元。授獎儀式將於2013年5月18日在愛沙尼亞塔爾圖舉辦。 顧彬是中國作家、批評家非常熟悉的一位漢學家。人們由顧彬獲獎想到另外幾位活躍於中國文壇的漢學家,比如馬躍然、葛浩文、尚德蘭等。漢學家眼裏,中國文學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顧彬1945年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策勒市,是著名漢學家,翻譯家,作家,波恩大學漢學系教授,德國翻譯家協會及德國作家協會成員。以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和中國思想史為主要研究領域。顧彬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翻譯了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和詩歌,如魯迅的散文和北島的詩歌,具體作品和譯著有【中國詩歌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魯迅選集】六卷本等,對中國文學在德語世界的傳播起了很大作用。 顧彬在中國備受爭議,因為他對中國文學的批評非常犀利。2006年,他曾因被媒體放大的『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一說,而為公眾所知。他經常使用思想是否深刻來評價一個作家,至於具體的標準,他表示就是這個作家能提供一種他不曾想過的新的思考方式或者觀念。說起中國當代的很多作家,他的評價籠統而含糊,譬如劉震雲,他認為『他的作品有幽默感,讓我笑,但恐怕缺乏深度,但也許這不是他的出發點』,譬如閻連科『只看過他一部作品,寫得不好,不過他自己也承認自己寫得不好,這是讓我繼續願意讀他的原因。』他表示欣賞王安憶和王蒙,並閱讀過他們的大部分作品。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認為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一部分是因為葛浩文的翻譯,並且說他需要重新閱讀莫言,然後再做評議。 中國不少作家在微博上祝賀顧彬此次獲獎,同時也有所爭議。詩人胡桑認為顧彬獲獎:『主要是因為翻譯了張棗、王家新、也斯(梁秉鈞)、北島、翟永明、楊煉和【論語】【孟子】【老子】等。』並說,『這個獎的頒發可能也有助於中國當代詩歌在歐洲的傳播。』但詩人歐陽江河並不認同,他說:『與翻譯張棗關係不大。顧彬翻譯的張棗詩集這麼多年在德國僅賣出幾本。顧彬獲獎主要是因為他翻譯的魯迅以及中國當代詩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