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0月20日電(羅嵬)李福清中國文化鑽研國際學術鑽研會暨追思會,20日在天津大學開幕。來自中俄兩國的2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獨特討論李福清的學術成就和俄羅斯的漢學傳統。 李福清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世界馳名漢學家,鑽研規模寬泛,特別在中國民間文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民間年畫、中俄文化交換史等範疇成就卓著,迄今已用俄、中、日、韓、英、德、越等言語發表作品200餘種。作為當代俄羅斯漢學的代表人物和中國人民的朋友,李福清為中國文化在俄羅斯的流傳做出了龐大貢獻。2003年李福清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言語文化情誼獎』,2010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莫斯科向他頒發了『中國言語文化貢獻獎』。 據了解,由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鑽研院主辦,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協辦的『李福清中國文化鑽研國際學術鑽研會』,自去年開端策劃,旨在全面總結他對中國文化鑽研的成就與貢獻,並慶祝其80歲壽辰。而在鑽研會行將舉行之時,李福清因病於10月3日在莫斯科謝世,中國漢學界深表遺憾與傷心,決議接續召開鑽研會,以追思緬懷這位世界馳名漢學家。 開幕式上,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深情回憶了與李福清30多年的來往。他以為李福清關於中國文化有一種無奈詮釋的熱愛和痴迷,有一種飢餓感,為中俄文化交換中付出了畢生心血,是中國學界的樣板。 馮驥才說,『漢學家的意義是,在你急着叫中國文化走進來的時分,他們曾經把中國文化拿過去了。』他希望年輕學者承上啟下,為加強中俄文化交換做出努力。 開幕式後,中外來賓手持鮮花送上對李福清的哀思,並參觀了李福清先生遺著和遺物展。(完) (原題目:俄羅斯漢學家李福清學術鑽研會暨追思會在天津舉辦)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