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一開口,現場笑聲一片。昨日,何祚歡登上湖北美術館『聽濤講壇』,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我的藝術評鑑與創作】的講座。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何祚歡表示,對於藝術作品,每個人也應該有不同的感受。比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有人聽後說『好慘啊』,也有人聽出了其中景致的優美。何祚歡說,阿炳生活在二泉之畔,在月光下拉出優美的曲調,難免帶上了自己淒涼的感受,每個人能聽出不同的東西。『抽象意義的作品在人們心裏,經過加工,產生不同的感受,不可能每個人對同一個事物感受都一樣。』 談及熟識的藝術家們,何祚歡也有不少見解。他談到我省著名老畫家魯慕迅一幅畫,畫中竹簾上月影朦朧,畫上寫有『一簾竹影印書聲』,表達主題雖未出現,但卻讓人聯想到月深人靜,書生誦讀的場景。湖北著名畫家董繼寧的作品【冷月無語】,也讓何祚歡十分讚賞,他說,景致中朦朦朧朧,似雨似霧,雖不見明月,但讓人聯想到『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的詩句。『畫家畫到一定程度,表達物象的時候,能讓人感受到物象之外的東西。』何祚歡說,畫作傳遞出的讓人浮想的意境,就是畫家的功底所在。(記者李翌 實習生李燕星) 來源:楚天金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