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經幢,距今已有千餘年。一夜之間,這個位於新鄉市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不翼而飛。
是誰幹的?去了哪裡?能找回來嗎? 新鄉警方調動300多名民警,40個小時後追回文物。 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通訊員 張志輝文/圖 定覺寺『國寶』不翼而飛 『昨天離開時還好好的,怎麼成了這樣,是誰幹的?』7月17日上午8點,在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東水東村的定覺寺,像往常一樣剛走進院內的管理員劉先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高大的尊勝陀羅尼經幢不翼而飛,現場僅留下一些碎石塊。 劉先生立即撥打電話向新鄉市公安局鐵西派出所報了警。『昨天下午,我們臨走時石經幢還完好無損,現在連它的圍牆也被推翻了,這可是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啊!』 尊勝陀羅尼經幢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2000年9月,它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爲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今年5月,剛剛被確定爲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尊勝陀羅尼經幢也被列爲國家一級甲等文物,是名副其實的『國寶』。 警方在現場發現,定覺寺內一片狼藉,寺廟的鐵大門敞開著,鐵栓隨意扔在大門一側,安放尊勝陀羅尼經幢的位置空蕩蕩的。 1 一輛可疑的白麵包浮出了水面 案情重大,新鄉警方抽調來自全市的刑偵和技術專家趕赴現場。 新鄉市公安局一名負責人說,有300多名民警參與,懸賞10萬元徵集舉報線索。 民警調取了案發現場及周邊區域的相關視頻監控資料,進行細緻分析比對,同時以案發地爲中心向四周輻射,展開地毯式走訪調查。 18日凌晨2點多,民警獲得一條重要信息:案發當天凌晨2點多,有人曾經在定覺寺東約20米處的路口發現停過一輛白色麵包車。 白色麵包車爲何會在案發時段出現在案發現場?是早有準備還是巧合?白色麵包車的主人是誰?案發後車去了哪裡? 以此線索爲突破口,民警順線追蹤。 2 [名詞解釋] 石經幢 幢,古代原指支撐帳幕、傘蓋、旌旗的木桿,後借指帳幕、傘蓋、旌旗。佛教傳入後,唐人將佛經或佛像起先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爲保持經久不毀,後來改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羅尼經】,因此稱爲經幢。 經幢一般由幢頂、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組成,主體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經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五代二宋』時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我國的經幢多爲石質,鐵鑄較少。一般有圓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組成,幢身刻陀羅尼經文,基座和幢頂則雕飾花卉、雲紋以及佛、菩薩像。 3 山村農家發現可疑石刻 經過多方查證,警方很快斷定,案發後白色麵包車沿新鄉市北環向輝縣、衛輝方向駛去。 爲儘快找到這輛可疑的『白色麵包』,查清此車與尊勝陀羅尼經幢的關係,新鄉警方要求輝縣、衛輝兩地進一步加大摸排走訪力度。 鐵西警方下發2000份有獎協查通報,動員群眾積極向警方提供案件線索。 7月18日下午3點,衛輝市太公泉派出所在走訪摸排案件線索時接到群眾報案稱,太公泉鎮芳蘭村一廢院中存放有20餘塊疑是文物的石碑、石刻。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查看,並迅速將這一情況通報鐵西警方。 得知這個消息,新鄉警方立即派人趕往衛輝市太公泉鎮芳蘭村查看,很快確定在芳蘭村廢院中出現的疑似文物石碑、石刻正是剛剛被盜的尊勝陀羅尼經幢。 警方以此爲線索,很快鎖定尊勝陀羅尼經幢被盜案的涉案嫌疑人是以宋某爲首的5人盜竊團伙。 幾名嫌疑人吃飯慶功被抓 7月19日凌晨,獲得宋某等人正在衛輝市馬市街一家燴麵館吃飯的確切消息後,專案組20餘名民警分成5輛車出擊。 此時,天降大雨,幾名嫌疑人圍坐在一家燴麵館外面的屋檐下喝酒,民警向幾名嫌疑人包抄過去。宋某等人感覺大事不妙,起身準備逃竄。 『不許動,全部蹲下。』手持微型衝鋒鎗和手槍的民警迅速將幾人包圍。不久,民警又在衛輝市唐莊鎮大司馬村將另外一名涉案嫌疑人抓獲。 經審訊,宋某等人如實供述,前不久,他在獲知東水東村有一個『寶貝』――即尊勝陀羅尼經幢的消息後,經過多次踩點、拍照,7月16日晚10點多,由宋某出資3萬元錢,雇用李某等4人駕駛一輛麵包車和一輛中型貨車來到定覺寺,翻牆入院將尊勝陀羅尼經幢盜走。 7月20日上午,民警與新鄉市文物局一同將丟失40小時的文物起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文物被破壞了,完全復原有一定難度,有關部門正在妥善處理。 來源:鄭州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