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8件流失石刻文物漂泊42年後重新回到圓明園,未來將在流散文物區進行展示。這些文物幾十年來一直被解放軍總參信息化部某單位用作大門門垛。
據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科負責人介紹,此次歸還的8件文物包括4件須彌座和4根石柱構件,每件石刻重約2噸。長寬約80厘米的須彌座屬於清代文物,雖局部破損且覆蓋石灰,但雕工細緻,菱形的花紋仍清晰可見,是圓明園遺址出土文物中少有的大體量須彌座。 據介紹,這8件石刻曾位于田村山南路,是解放軍總參信息化部某單位於上世紀70年代從圓明園運出的。早在2005年,圓明園管理處就發現了這批石刻文物,並於2006年與該單位簽訂了文物安全責任書,約定在不改變文物現狀的情況下,由該單位暫時保管,如有變化,及時通知圓明園。 近日,該單位啟動生活區改造工程,決定將8件原屬圓明園的文物送歸圓明園。目前,這些文物正在進行拆移,將陸續運回圓明園。文物回歸後,將在專家的指導下,對其進行清洗,之後在圓明園公園流散文物區展示。因資料不全,這批石構件以前位於圓明園什麼位置、有何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及以前,曾有一些圓明園的石件被拉出用於建築工程,目前散落於各處,本次歸還的文物即屬於其中。(實習記者 孫宏陽)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