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龍門石窟發現佛足跡圖像碑 具唐代造像特徵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8-12 18:25|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499| 評論: 0|來自: 遼瀋晚報

摘要: 近日,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員在東山擂鼓台辨認出佛足跡圖像碑。該碑被砌於擂鼓台南洞後世補砌的護牆南角底部,支撐其上牆體。上世紀早期日本學者關野貞等考察龍門石窟時,南洞外接建有一面坡房屋一間,疑被覆壓於南 ...
近日,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員在東山擂鼓台辨認出佛足跡圖像碑。該碑被砌於擂鼓台南洞後世補砌的護牆南角底部,支撐其上牆體。上世紀早期日本學者關野貞等考察龍門石窟時,南洞外接建有一面坡房屋一間,疑被覆壓於南牆下,其考察著作中均未提及此碑;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洞窟保護工程曾特意以水泥築頂,保護此碑。 
  擂鼓台佛足跡碑東面和南、北面,東半砌於護牆內,其出露部分顯示,該碑由碑身和底座兩部分組成,材質一致,均為石灰岩,通體泛紅。下部底座為長方體,高63厘米,寬73厘米,厚度暫不詳,出露者36厘米,通體打磨光滑。上部碑身頂端殘,形制不詳,殘存部分作長方體,殘高83厘米,寬59厘米,厚度暫不詳,出露者33厘米。碑身出露諸面均以陰線刻出佛足跡圖像。
  此佛足跡圖像碑,與目前國內發現的數例同類遺物相比,特點鮮明:一是時間可能早到唐代;二是體量大,分別以整石雕出碑身、底座,組合安裝,且保存狀況較好。碑身多面均刻出佛足。三是圖像內容較簡化,不見趾尖蓮花、萬字符和腳掌劍、魚、滿瓶、海螺等物,較之四川眉山法寶寺僅刻出輪、魚的形式又顯複雜;足跟間連接二足的雙弧線亦不見於其他諸跡。四是佛足跟部兩側刻出站立、行走或坐姿的人物形象,未見於它處。
  擂鼓台佛足跡圖像碑出露各面均無文字題刻顯示其年代,但西、南面底端的人物形象,具有唐代造像特徵。其圖像布局方面,千輻輪刻於前掌中心,不同於目前所見明清時期佛足跡圖像中刻於整個腳掌中心的形式。因此,擂鼓台佛足跡圖像碑似為唐代之物,其下限應不晚於宋代。
  據【中國文物報】作者 焦建輝
來源:遼瀋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