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节目不是用钱烧出来的,制止晚会比排场、拼明星,最终是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原创能力。”上海著名主持人叶惠贤日前接受记者专访,面对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出的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他兴奋地表示:节俭催人勤奋、逼人思变,电视晚会应适当减少数量,多出新品、精品。
忽视内容,浪费人财物 “过度重视包装,忽视电视的核心是内容,已经让电视进入了一个怪圈。”叶惠贤觉得,荧屏竞争要弄清比的是什么,“电视人过于依靠‘外援’,思维创意就会枯竭;过多依赖明星,人就会变得有惰性”。如此一来,许多晚会形式大同小异,节目模仿成风,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叶惠贤曾建议刹住晚会扎堆雷同、攀比浪费之风。他在发言中引用媒体报道的数据,仅2012年元旦到元宵节的一个多月里,全国就有16台跨年晚会、18台春节联欢晚会、6台元宵晚会。一台晚会平均成本1000万元,参演明星多的成本高达6000万元。据业内估算,40台晚会砸钱5亿元,相当于新建1250所希望小学或资助16.7万名贫困生的费用。这些晚会,一度让观众目不暇接、无所适从,让媒体惊呼“烧钱无度、劳民伤财”。 努力创新,节俭办晚会 “电视晚会应该少、新、精。”叶惠贤建议:电视晚会一是要少,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资源应该多扶持新人新节目,少办晚会也会让观众的审美疲劳变为审美期盼。二是要新,少一些跟风、多一些原创;少一些扎堆、多一些独创,否则中国的电视节目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三是要精,电视节目必须有精品意识,努力出精品优品。钱砸得多不代表节目水平就一定高,电视产业发达的国家,罕见大场面的综艺晚会,为了几小时的演出,投入几百万元制作“一次性”的布景,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赔本买卖。而明星的天价也是晚会扎堆雷同的恶果,并非正常的市场现象。适当邀请些明星可以使晚会增色出彩,但把明星当成晚会的万能药就过犹不及了。 叶惠贤认为,节俭办晚会重在落实、贵在创新。今年以来,上海就已主动取消了传统的新春音乐会、元宵晚会和上海电视节开幕式晚会,适当减少晚会的数量,并没有影响节庆氛围。往年电视台贯穿长假的国庆晚会,今年也分派给各个栏目办特别节目。“钱不多给,收视率还不能低,”叶惠贤说,“这样的要求就是要‘逼’大家多动脑筋、努力创新。能用低成本拍出好电影,电视为什么就办不到呢?” 电视节目的竞争,最终比的是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核。叶惠贤说,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电视资源,能调动更多电视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早日实现电视大繁荣,开拓出荧屏新天地。(本报记者 王磊) 来源:文汇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