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的北京,仍處在旅遊高峰。酷熱的午後,不花錢且有空調的國家博物館成為不少遊客最稱心的觀光處。大批遊客湧入館中,其直接效果是帶火了紀念品售賣櫃檯。
『來了總要帶點東西回去留作紀念或送送朋友。』一位南方遊客在幾分鐘內,就買了兩個鑰匙鏈、兩組明信片和一個手機掛飾。在她看來這些東西『質量不錯,蠻漂亮,其他地方買不到。』 明信片、鑰匙鏈、冰箱貼、杯墊……這些低至十幾元,貴則幾百元的商品吸引了大批遊客。 曾經,滿眼土特產品、低劣的仿製品、掛羊頭賣狗肉是不少遊客對紀念品商店的印象。如今,不少美術館、博物館的商店中,多了許多與其藝術氣質相符的商品。 最近,由台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創意紙膠帶『朕知道了』風靡一時,兩次上架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搶購一空。 有了這一成功範例,長期採取『坐店等客』宣傳模式的故宮博物院『坐』不住了,『這顯然已經跟不上潮流。』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因此,日前,故宮開啟了一項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藉此引發公眾對故宮的關注,並讓更多的觀眾將『故宮文化帶回家』。 故宮這次『試水』的效果尚不可知,但用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製作紀念品已成為更多文博場館的選擇,並成為其文化標籤。如,台北故宮的膠條引熱議,北京故宮的宮廷娃娃受到青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成為其代表,浙江美術館則藉由吳冠中的畫作開發出不同產品。 紀念品不再是到此一游的紀念。『這些產品是展覽的視覺延伸,我們希望把美術館帶回家。』上海中華藝術宮副館長茅宏坤這樣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對於普通遊客來說,『視覺延伸』並不是第一需求。當被問及會選擇買什麼樣的紀念品時,在北京工作的王品表示,自己堅決拒絕那些『恨不得每一處都能透露出你從哪兒買到的東西』。她認為紀念品應該做得『秀氣一些,不能太土氣』。 除了對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外,大家對紀念品的實用性也更加關注。 『它應該宣傳一種綠色環保的理念,還得實用,因為紀念品不僅僅是買來看的。』這是『80後』女孩陳霞對紀念品的要求。 自然,在上述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之下,其價格仍是大家最關心的。據中華藝術宮的工作人員透露,8月15日這天,其藝術品商店的營業額就達到17000元人民幣,雖然總額不少,但單價50元以下的商品,賣出最多。 如此看來,價格可能是決定遊客是否購買的重要標杆,其實,遠非如此。 最近,陳霞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發現一個新奇的機器。『先從機器提供的4種新加坡標誌性的建築物中,選擇一款自己想壓印的圖案,然後只要投入2元新加坡幣,就可以自己用壓杆壓製出一枚硬幣。』雖然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幣,卻讓陳霞感到新意十足,且有紀念意義。 相較於國外,陳霞認為國內的紀念品就缺乏創意。 茅宏坤曾在荷蘭的梵高美術館中看到一款包裝印有梵高名畫【向日葵】的巧克力,這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它很實用,也很有創意』。茅宏坤表示,中華藝術宮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共同做產品設計,『但現在,許多設計不符合當代時尚,有些造型、理念還相對傳統,這可不行』。 在同類產品中,台北故宮的文化產品就為不少人所推崇。以台北故宮的人氣展品翠玉白菜為主題的商品,一年的銷售額竟達1.4億元新台幣,而根據唐代畫家懷素的【自敘帖】製成的奢華床罩亦遠銷海外。據統計,目前與台北故宮合作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廠商數量達92家,一年開發近600項新品,每年都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之所以大陸的許多美術館、博物館的紀念品銷售達不到如此效果,缺乏創意是其軟肋。 對此,單霽翔表示:『北京故宮對所擁有文化資源的挖掘及對時尚的敏感度不夠,台北故宮會根據流行趨勢和年輕人的喜好,及時推出各種有趣好玩的文創產品;而我們過去總是主觀地把自己希望公眾了解的歷史知識、文化藝術傳播給大家,是一個灌輸導向。其實,這兩個方面都要兼顧。』 正因如此,北京故宮決定舉辦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希望藉助民間力量為『故宮禮物』增加創意和趣味性。當然,其條件是在突出原創性、藝術性的同時,要易於轉化為旅遊文化產品。 除了缺乏創意外,不少紀念品製作粗糙也為人詬病。上海女孩小靈子十分喜歡英國偵探小說家阿瑟・柯南・道爾筆下的人物福爾摩斯,前陣子去英國旅遊時,她專門去了一趟福爾摩斯博物館。除了拍攝大量照片,滿足了自己的夙願外,她還帶回了些有趣的紀念品――福爾摩斯的頭像和紀念銀盤。其製作精美,是她在國內很難見到的。 威尼斯玻璃藝術品、面具,從泰國帶回的書籤,在馬爾代夫買到的陶瓷罐……小靈子將那些製作精美的旅遊紀念品搬到辦公桌上,成為擺設。在她眼中,這些已不單單是個紀念品,更具有藝術性。 『通過出售紀念品可讓藝術與公眾共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浙江美術館館長馬鋒輝認為,以公共文化服務為目的的機構出售紀念品,更多的是為了讓大家感受藝術。因為『這些保留了美術館藝術風格和語言的東西在其他商店買不到』。 此外,為了配合展覽展出,不少機構還推出一些應時之作,把正在展出的展品印在筆記本中、做成冊頁等形式,很受歡迎,因為『展覽時間有限,但畫冊等卻可以保留很久』。 如今,在一間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商店中,已經不光能買到該機構出品的東西了。據馬鋒輝介紹,有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的衍生品在浙江美術館的商店中都能買到。『一方面是館與館之間有了更多交流,同時也能為彼此作宣傳。』 傳播文化的同時,紀念品售賣必然會帶來巨大收益,這些資金的使用也頗受關注。 2012年故宮的文化產品收入約1.5億元,據單霽翔介紹,這些收益主要用於3個方面:一是用於再研發投入。『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現已成為博物館行業所追求的方向,文化產品研發投入是再循環的過程,新產品研發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運營機制,從項目的提出、立項,到研發、投入必須以穩定的資金作為保障。』二是補充事業經費的不足,改善開放和工作條件。三是作為專項獎勵基金。 當這些紀念品的利潤空間愈來愈被人重視,更多人開始關注該類產品開發之時,作為一個普通遊客,王品認為,文博場所應更多關注其商品的文化內涵,因為『這不是簡單的售賣,而是藝術的分享』。(本報記者 張黎姣)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