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郭子儀後裔居住老村遭拆遷 百年澄愛書舍難保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9-4 18:45|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465|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唐朝名將郭子儀後裔於芳村建設村寨 800年來郭氏族人崇尚教育、人才輩出 ,民居建築是珠三角傳統村落遺存的重要載體,擁有百年歷史的青磚大屋能夠屹立不倒,保存下來,很難得。目前,在廣東地區,集中成規模、保存 ...
唐朝名將郭子儀後裔於芳村建設村寨 800年來郭氏族人崇尚教育、人才輩出 ,民居建築是珠三角傳統村落遺存的重要載體,擁有百年歷史的青磚大屋能夠屹立不倒,保存下來,很難得。目前,在廣東地區,集中成規模、保存較好的青磚大屋已較少。這些老屋,對於長久生活其間的村民而言,也構成了一種不可割捨的集體記憶。
  文/ 記者肖桂來
  芳村有一個古老的東]村,一村人多數都姓郭,村民心中有段自豪的故事。800年前,東]還是一片荒蕪的茭塘蜆阜,郭子儀後裔郭宗盛攜眷建木筏竹排,沿北江南下,在橫槎建設村寨。
  這就是東]村的由來,郭氏後人至今傳至第25代和第26代,居民已達6000人左右。『我們是唐大將軍的後世子孫!』在63多歲的郭譚(化名)眼中,東]郭氏紮根這片土地,崇尚教育,實事務本,正如郭氏大宗祠正門的紅木對聯『六經傳世澤,百笏振家聲』一樣,歷久彌新,堅守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然而,隨著東]村拆遷工作的推進,追憶這些歷史的遺蹟越來越少。村民說,東]郭氏原有祠堂22間,現在除了郭氏大宗祠、北溪祖祠、澄愛書舍外,其餘19間已盡毀掉。『澄愛書舍、舉人屋,這是東]村的記憶,希望可以留下。』
  東]石街坊12號,是一棟青磚大屋,石門上方門額上寫著『澄愛書舍』四個朱紅大字。石門兩側紅漆木板上刻著一副對聯:『書舍崇文啟後人,澄愛求同興偉業』。大門被鎖上了,村民郭賓(化名)說,現在屋子成了工廠倉庫。
  族人募款維修百年書舍
  說起澄愛書舍的來歷,不得不提東]郭氏的發展歷程。800多年前,郭子儀後裔在東]橫槎定居。在康乾盛世時,已繁衍成八房:東莊、西巒、北溪、作翁、澄波、愛琴、鳳林、梅侶。澄愛書舍便是澄波、愛琴兩房爲教育子女而合建的書舍。『每一房取一個字,湊成了書舍的名字――澄愛』,郭譚說。
  『我們是唐大將軍的後世子孫!』 在郭譚眼中,東]郭氏紮根這片土地,崇尚教育讓家族榮光閃耀。澄愛書舍作爲族人讀書的地方,受益者不限于澄波、愛琴兩房後人。據介紹,東]郭氏後人當中人才輩出,有專家學者、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行政人員、農藝師和金融專才等,現在大多數散居全國各地,亦有不少旅居海外。
  在青磚大屋的右側牆壁上,記者發現一份【澄愛書舍重修碑記】。碑記記載,書舍自從1958年以來50年間一直由公社街鎮使用,郭氏叔伯兄弟爲爭取該建築歸屬進行了不懈努力,在2007年1月1日,澄愛書舍交回郭氏宗祠管委會維修並使用。書舍一度成爲危房,2007年,郭氏宗祠管委會進行了募款,並把捐款者名字刻入石碑。
  『舉人屋』里讀書聲
  東],這個古老村落仿佛與教育有著某種割捨不斷的聯繫。在東]郭氏大宗祠中,供奉著一位舉人,他就是東]郭氏17代孫郭澤干,是晚清舉人。距其不足百米的石街坊68號,便是被稱爲『舉人屋』的青磚大屋。
  近日,記者在郭澤乾的後人郭波帶領下參觀了舉人屋看到,正門門樓上寫著『厚仁』二字,如今的舉人屋已成了出租屋。郭波說,老屋有百餘年歷史,至今外部青磚一塊都沒有變,主要是用彩瓦封了天井,房屋內結構做了一些改變。
  記者看到,舉人屋分爲兩進,前廳爲書房,中間爲天井,後面是大廳和房間、廚房等。郭波說,舉人屋是郭澤干中了舉人返鄉從教後修建的房屋。郭波說,太公郭澤干書法極爲漂亮,村中不少祠堂題字便爲他親筆書寫,正門門樓『厚仁』、旁門『德馨』書法都是他寫的。位於觀瀾坊北溪祖祠的門匾大字『北溪祖祠』也是他字跡。
  『郭澤干是東]第一個辦小學的人,建設的小學已經100多年』。村里老人說,在清代,東]村屬番禺縣茭塘司崇文二十四鄉東]鄉,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村莊,一向注重文化教育,曾出過不少飽學之士。
  光緒31年(公元1905年),郭澤干在大宗祠創辦『東]郭氏學堂』,自任首屆校長,郭族子弟免收學費。學校名稱後來改過多次,至今100多年來,許多人在這裡接受小學教育。
  村民聲音:
  希望留住幾間百年老屋
  郭氏大宗祠、北溪祖祠、澄愛書舍、舉人屋,以及成片百年老屋,一起向世人講述著東]郭氏的歷史和文化。
  郭譚表示,現在郭氏大宗祠、北溪祖祠都已是區級文物單位。現在僅存的2間祠堂,除了郭氏大宗祠外,還有北溪郭公祠,兩間宗祠都是老人活動中心。據悉,目前2間祠堂都由宗祠管理委員會管理,郭譚表示:『一年的管理費都要兩三萬元,全部是族人自籌。』
  舉人屋,只是東]村老屋中的一角。在仁秀坊、廟前坊、石街坊這些年齡較長的古巷行走,兩側都是老房子。高高門樓,青磚大屋、酸枝木門、紅砂岩牆體……老屋的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百年前的歷史。
  目前,東]城中村改造已啟動。看著不少老房子倒下,郭賓心裡一陣酸痛:『澄愛書社、舉人屋不一定能留住,拆了真可惜。』 郭賓說,希望可以留住幾間百年老屋,以後走在新社區中,仍可和老村的歷史見面。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