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劉歡)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馬未都新書【瓷之紋】27日在觀復博物館發布。該書是繼【瓷之色】之後,馬未都的又一本瓷器系列讀物。馬未都當天表示,瓷器紋飾中隱藏着諸多社會含義,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了中國工藝品史,也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
讀懂中國陶瓷史即讀懂中華文明史 據悉,馬未都『瓷』器系列讀物共三部。第一部【瓷之色】於2011年出版,共分十二章,配以精美的圖片,直觀呈現了十一種顏色釉瓷器在不同時代呈現的微妙色彩變化,並解析了各種顏色形成的原因。在文字的表述上,也不同於一般的文物介紹和學術專著,更多的體現了語言的文學性與大眾化。 本次出版的【瓷之紋】分上、下兩冊,是馬未都連載於【紫禁城】雜誌的十二個月的文章的集結。作者按陶瓷的紋飾劃分為十二章節,以通俗優美的文字解析了每一種紋飾的成因、發展、特徵,更奉上九百餘幅精選的文物圖片。 馬未都直言,在寫作的過程中,有很多全新的發現。比如青花瓷在元代,內容全是故事、人物,而在明初將近60年的時間,幾乎沒有再出現人物,全是花鳥,為什麼?通過查閱史料,馬未都發現明朝初年對民眾輿論監督較為嚴格,原來工藝師們是為避嫌。 『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了中國工藝品史,也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馬未都說。 因此,在寫【瓷之紋】時,馬未都更多的是表現紋飾中隱藏的社會含義,比【瓷之色】更多了一道世俗的解釋。 馬未都介紹,之後還將推出【瓷之形】,主要講述瓷器各種形狀的成因。『以前沒人按這個體系寫過,寫完這三本,以後瓷器的事就不說了。』 瓷器創新需先吃透歷史 當天,『瓷之紋――中國古代紋樣瓷器展』同時在觀復博物館推出。本次展覽涵蓋了從漢代到明清時代近200件瓷器,按紋飾劃分為龍紋、植物紋、動物紋、人物紋、山水紋、宗教紋等幾大類。展覽將於9月28日正式對觀眾開放,展期6個月。 馬未都在展廳特地為媒體介紹了一款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耶穌受洗圖盤。該盤為罕見的基督教題材,尺寸巨大,畫面繪製【新約馬太福音】中耶穌受洗的情節,視覺效果震撼。馬未都調侃稱,這個作品屬於『來樣加工』,外國人提供題材,用中國人的工藝。『這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心胸,同時也是當時的一個創新之作。』 然而談及當代陶瓷的創新,馬未都頻頻搖頭。『當代人沒有能力創造新的紋飾,僅僅能做到沿襲過去的創作,有些變化而已,沒法脫離古代的架構。』 那麼,當代瓷器如何發展?馬未都說,我們的歷史沉澱完全夠用,可以先挖掘,吃透歷史,再進行有限度地創作。『我看到的所有顛覆性地創造,都是不成功的,都沒法推廣。』 民辦博物館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作為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馬未都創辦的觀復博物館已走過17個年頭,目前辦得有聲有色,已在杭州、廈門開有地方館,哈爾濱、上海、深圳正在籌備中。在馬未都看來,民辦博物館關鍵在於有特色。 觀復博物館在各地的分館,都會根據地域文化來做出特色。比如在哈爾濱的分館,主要展示遼代、金代、滿族的文物,上海分館的展品則比較『洋』。 他認為,民間博物館要成為一個個性化的存在,有風格有特點,才會有生命力。 然而,馬未都對現在的觀復博物館並不滿意。他希望能重建一個他心目中的博物館,那裡有足夠的休息空間,有更細緻、人性化的服務,一定要有一個餐廳,餐廳要有正餐、快餐、西餐三種類型,甚至要有一個按摩室,上午逛完按一按,下午接着逛。 對於民辦博物館的未來,他期待國家能出台有關法規,因為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博物館法。多年來,他也一直在呼籲民辦博物館能和國家博物館享受同等待遇。 『不用扶持,只要平等。民辦博物館的未來,取決於國家政策』,他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