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廣州一80歲老碉樓化身學校飯堂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0-24 22:16|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1646|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花都洛場村一棟碉樓培育3代學子 掛牌文物化身學校飯堂引來艷羨    圓拱塔頂、歐式鐘樓、雕花牌匾,匯成中西合一的典雅建築風格,就定格於廣州花都洛場村的一棟古碉樓之上。貴為掛牌文物,卻因深藏校園而鮮為外 ...
花都洛場村一棟碉樓培育3代學子 掛牌文物化身學校飯堂引來艷羨 
  圓拱塔頂、歐式鐘樓、雕花牌匾,匯成中西合一的典雅建築風格,就定格於廣州花都洛場村的一棟古碉樓之上。貴為掛牌文物,卻因深藏校園而鮮為外人熟悉。
  存世80載,從課室、禮堂,至近20年的飯堂,碉樓始終肩負教書育人的使命。一張由學生隨手拍下的照片上傳網絡,讓這座孕育了數代村民的老建築,在垂暮之年贏得『最美學校飯堂』的艷羨。
  古典之美:
  中西合璧的小型建築群
  在村民的帶路下,解開學校的門鎖,走近這座坐北朝南的碉樓,正中央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兩層建築。首層由四根古羅馬式立柱支撐,房頂上設圓拱形歐陸塔,原是作為『上課鈴』的鐘塔,如今不見大鐘,只剩寂寞塔身。建築上層正中是一匾額,從右至左刻着『修業學校』四個正楷繁體大字,字跡黯淡。
  以中央的主體建築為軸心,向兩側擴展,形成一個小型建築群:瓦面磚木平房,紅磚曲尺迴廊,交錯呈現出中間高聳,兩邊低平的格局,帶有歐陸式的平衡美感。從外表看,建築遭受多年風雨洗禮,牆面斑駁,幸無後天加工的鑿痕,雕花牌匾和弧形窗框等精緻樣式猶在。門外『花都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銘牌立於2008年,最為簇新。
  對比建築和格局的完整保留,由於經常變更教學生活用途,屋內已不復原貌。牆身曾被多次粉刷,樓道窗戶等七零八落,飯堂剛隨學校搬走,桌椅清空後,只留下櫥窗上的『食物台』等字跡。
  『想不到飯堂都建得這麼漂亮。』近日,學生和民間文化愛好者們的留影在網上傳開,這一為數不多堪稱『典雅』的學校飯堂,成為不少在校學子們的艷羨對象,『最美學校飯堂』、『我也想在這樣的飯堂裏吃飯』等感嘆與讚美紛至沓來。
  村民記憶:
  曾是村中唯一中學
  花都洛場村是著名僑鄉, 洛場村現存50座左右的華僑樓。修業中學始創於1933年,由華僑斥資在村內興建,原名為修業學校。1921年至1936年,當時旅居美國的花縣僑胞,先後捐資創辦多所學校,其中在洛場村的小學和初中只有美成和修業兩間。
  『是我太公捐資建成的,村裏的老人幾乎都在這上過學。』83歲的江志光是本村人,他趕上了私塾變成學堂的日子。7歲那年,江志光與同村孩子一起,進入了剛建好的修業學校。當年光着腳丫上學堂的江志光,現已成為耄耋老人。他坐在搖椅上,望着雕花屋檐,回憶起那些年上學堂的場景。
  『一磚一瓦,都是我們村民建起來的。』當時,由江志光的太公捐資,洛場村村民齊心協力,一道從附近山上運來砂石,建起了這所學校。至於為何命名為『修業』。老人說,【易經】中有『君子進德修業』,這『修業』二字,既有讀書教學之意,也是他太公的別號。
  其時,修業學校有300多名學生,幾十名老師,可謂遠近村莊中最大的學校。除了洛場村子弟,學校還吸引了附近其他村莊的學生。
  但學校建成僅6年,1939年,花縣縣城遭日本侵略軍炸毀,修業學校未能倖免。『瓦面全被燒毀,只剩下斷壁殘垣。』老人回憶。當時還在讀二年級的江志光,就跟着小夥伴們,回到了村裏的祠堂上課。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成了村中唯一的中學,是村民們的共同回憶。』80歲的修業學校孕育了3代村中學子,江志光是最早的見證者,年輕20歲的江南則在這裏度過了兩年初中生涯,他的3個子女延續着這一村中求學傳統,兩子是大學生,女兒已為人母。
  碉樓身世:
  20多年前『屈尊』成飯堂
  從最初的課室,到之後間隔作校會禮堂,再到最近20多年的學校飯堂,碉樓的功能在變,可教書育人的使命沒變。
  『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哪顧得上欣賞建築藝術。』江南笑說,坐在課室裏上課的時候,還沒意識到頭頂那片琉璃瓦的價值,老年回首,才勾起許多感慨。
  上世紀80年代,村裏的適齡學童增多,修業中學擴建新舍。原來的碉樓校舍只能『屈尊』,搖身一變成為學生飯堂。
  2000年後,學生數量減少,中學並校,碉樓隨新教學樓成為民辦技校的一部分。10多年來,『至少三四間民校相繼接手』,散發着古典氣息的碉樓卻始終身負飯堂一職。今年年中,某電子技工學校剛搬走,碉樓飯堂再次騰空。文/記者何道嵐、申卉 圖/記者蘇俊傑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