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橫店7月22日電 (記者 柴燕菲 江耘 實習生 董佳麗)80歲,你還會去追逐夢想麼?
徐文榮,橫店影視帝國的創始人。如今已80高齡,因為其締造的世界『橫萊塢』而被圈內外尊稱為徐老爺子。 雖已耄耋,但老爺子精神矍鑠,花白的頭髮一絲不苟的倒背着,說話中氣十足,爽朗的笑聲也令很多年輕人羨慕其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態。22日,其召開的橫店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推進會前,雖為主角,卻忙前忙後,一刻不歇,甚至連一位記者是否到場都細心過問。 2001年,徐文榮將所有的產業交班給兒子,但是他並沒有解甲歸田頤養天年,而是在2007年通過成立橫店共創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員(簡稱四共委員會)再度出山。 老爺子之所以不『消停』,因為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建成萬花園。 『此事不成,我死不瞑目。』80歲,也許到90歲,徐文榮仍舊會繼續逐夢,年齡一直不是老爺子追逐夢想道路上的障礙。 待到開業時,地球人都來! 萬花園建成後,會什麼什麼樣?一直以農民身份自居的徐文榮作了一首詩:緣分春夏秋冬,明月倒影水中。新照層出不窮,園內萬花爭妍。美是世界獨造,這叫圓明新園美! 2006年,徐文榮在北京宣布,要投百億複製圓明園。消息甫一傳出,即引來非議,這一項目也被迫叫停。 『我心中的苦,是不被人理解,我心中的痛,是因那些在台上不為老百姓做事的官員,而為我們黨感到心痛,我的傷感與遺憾,就是那些明明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的事情為什麼不讓你做。』在其口述自傳【風雨人生】中如是寫道。 叫停並非是終結,蟄伏了數年後,2013年,徐文榮用的更大手筆打造着萬花園。 『外面說萬花園就是圓明園的仿造。我說這就是萬花園,也可以說是圓明新園和紅樓夢的仿造。』徐文榮說。 的確,正在建設的萬花園裡有皇家建築,有官家建築,有洋家建築,也有商家和民間建築,而且還要種植三千多種花草,還有600畝的水面,通過花草和水面將所有的的建築包圍其中。 『在這個龐大的建築群中,既有圓明新園,也有紅樓夢的四大府和大觀園,還有八國聯軍的建築。另外,還有皇家狩獵場,皇家娛樂場等。』徐文榮認為,萬花園不再是復原圓明園,而是在復原基礎上的創新。 據了解,萬花園分春園、夏園、秋園和冬園,春園爭取在明年5月開業。 『待到開業時,地球人都來。』在徐老爺子的心中,萬花園絕非一處仿造的景點,他將其比喻為非常偉大的項目。 『全部建成後,這個園參觀完起碼7到10天,估計全世界來客一年有1000萬人,不是人次。』徐文榮說。 曾有媒體問徐老爺子:現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在建影視城,橫店不怕被超越嗎? 徐文榮回答道:不想被超越,就必須超前。 科技和文化的融合,讓老爺子的萬花園與全國各地的造景運動區分開。 在徐文榮豪言『待到開業時,地球人都來。』之前,老爺子還提到:『文化和科技融合,為民造福,為政府交稅,為省爭光,為國爭榮。』 文化與科技是成就橫店騰飛的雙引擎 今年3月27日,浙江省科技廳長周國輝在微信上發了一篇名為【還是當年的徐文榮】的文章。 文中提及,徐文榮專程趕到杭州拜訪周國輝,希望科技廳對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文化科技項目予以支持。 周國輝對徐老爺子的評價是傳奇式人物,稱其為改革先覺者,在許多人熱衷就地取材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時候,徐文榮已有強烈的科技意識,創辦了磁性材料的高科技企業――東磁公司。 之後,徐文榮更多精力投入到影視業的發展上。如今,走在橫店,秦王宮、香港街、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幾十處人造景點,讓遊客如同在時空穿梭,流量往返。遊玩時,還不時能碰上正在拍戲的劇組,運氣好還能看到一兩位頻現熒屏的大明星。 在橫店的影視城內,已經誕生了成千上萬部電視電影劇。從免收劇組場租,到完整的產業配套,再到齊全的影視生產元素,橫店有太多吸引全世界劇組入駐的理由。 同時,橫店的成功也絕不僅僅是這些理由。 科技伴隨着徐文榮和『橫萊塢』的一路發展。1993年,其影視基地被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之後又獲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 據了解,橫店影視發展,十分重視對智力要素的引進,先後吸引一大批專業影視製作公司,如唐德影視、盛天傳媒、東陽拉風、東陽青雨等入駐橫店,有效提升製作專業化生產能力和影視衍生品開發能力。 另外,橫店影視的15個高科技攝影棚目前均配備了先進的影視拍攝設備,並自主研發了面向實時高清影視採集與壓縮傳輸的硬件系統、現場圖形工作站服務系統等裝備。 在影視後期製作環節,創建了中國國內首個4K/3D影視後期製作平台,紅點影視科技公司與浙江大學申報立項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合作設計研發了『跨區域後期製作遠程協同平台』。 在影視產業流程管理方面,構建了影視基礎數據中心、拍攝全流程管理、影視信息平台展示門戶等多類應用服務信息系統,初步完成了影視信息化雲平台的搭建,較好地發揮了優化產業流程的作用。 在演藝方面,基地充分利用現代化聲光電技術、多屏幕投影技術、幻影成像等現代化高科技展示技術,優化舞台效果,在各大景區推出了20多場精彩的現場演出和高科技體驗節目,成為橫店影視文化消費的一大亮點。 橫店影視的一位工作人員笑稱:遊客來玩看中的絡繹不絕的劇組在拍戲,劇組願意來則看重的是高科技的橫店。 2013年,橫店成為科技部、文化部批准的全國第二批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橫店也成為了兩批示範基地名單中惟一的基層單位。 『影視為表,旅遊為里,文化為魂。』這是此前橫店影視對自身發展的定位和方針。 如今,『科技為先、創新為本、文化為魂』讓這一方針又增加了新內涵。 科技和文化成為了橫店影視發展的雙引擎。 徐老爺子的夢想如何實現? 22日當天,記者來到了徐文榮四共委員會的榮譽室,滿滿一間屋子的四壁掛滿了各種榮譽和牌匾,其中不乏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頒發的牌匾。用徐老爺子的話來說,國家部委和各級政府的授牌大約有50多塊。 在成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基地的後,這個榮譽室內將又增添4塊牌匾。分別是『橫店數字文化實驗基地』、『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橫店分院』、『國際人才創新基地』、『港澳戰略研究中心橫店實驗基地』。 這四塊牌匾,徐文榮很看重,並專門在橫店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推進會上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 徐文榮還援引劉奇葆考察橫店時的指示:要從事文化科技的融合,發揮橫店影視產業文化、旅遊產業文化,以及各種文化要素組合起來的作用,走向一個新的台階,實現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儘管年屆八十,但是徐文榮不需要任何材料,便對未來橫店影視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目標娓娓道來:2016年科技人員在示範基地占比30%,高科技裝備企業10家,高科技攝影棚達50個;到2020年,上市企業達到10家,總部經濟園入園科技型企業達到350家,孵化園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00家…… 徐文榮也清楚,僅僅依靠橫店自身,完成這這一系列數據難若登天。引智,是實現夢想的最捷徑。 前來授牌的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負責人徐毅表示,中科院和橫店合作,以項目為創新載體,以開放式的科研研究與數字藝術合作為契機,共同建立橫店數字文化實驗基地,開發創新型文化產業項目,要打造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浙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鄒曉東也表示,授牌之後,浙大要發揮學校多學科綜合優勢,包括旅遊交通,文化衍生各個領域,和橫店開展全面合作,為引領產業合作做出高效和應有的貢獻。不斷密切兩者的合作,為浙大相關學科和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走向國際奠定紮實的基礎。 作為此前橫店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基地的推薦單位,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曹新安對橫店未來的文化與科技融合也寄予了厚望:『希望我們這個示範基地着眼於廣度和深度,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努力培育科技文化示範企業,堅持產學研,不斷加強和提升文化科學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 據了解,計劃到2020年,橫店要把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文化新區、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文化示範新區、世界級規模的影視產業集群、影視和博覽型旅遊目的地、宜業宜居宜游的創新社區。 『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理由就希望把中國建成文化強國,我們要為強國做貢獻。』徐文榮說,橫店的文化和科技融合,要由淺到中再到深,在萬花園裡面,在所有景點裡面,要遍地開花,爭取世界頂級水平。 80歲的追夢人,徐老爺子為夢而努力,並在通過他的努力,夢想正一步步轉化為現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