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民族性格三百六十度轉變 是華夏不再抑或華夏復歸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4-9-17 18:27|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731| 評論: 3|原作者: 劉志琴|來自: 北京日報

摘要: 如果說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前現代向現代化的過渡時期,時有光明與黑暗、希望與失望、前進與倒退的種種糾葛和衝突,遠不能擺脫轉軌中的陣痛,但是市場經濟的導向,卻一馬當先衝破了束縛人性的桎梏,釋放了潛藏在中國人心 ...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開放,極而言之,是向西方開放。因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東半球爲中心的。那種以節奏強勁、熱烈狂放而著稱的迪斯科,在中國似乎以『跳』還不能盡興,乾脆用『蹦』來命名。如此『以蹦代跳』來表達迪斯科的狂熱躁動,大約在世界上也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處。要說這是在美國自不稀罕,但這是在中國,在幾千年崇尚溫讓恭謙,拘謹守成的民族,暴發如此火熱的生活激情,真是不可思議。

要說蹦迪是以年輕人爲主角,不甘寂寞的老年人則在街頭擺開了秧歌陣,嚴格來說,這是迪斯科化了的秧歌舞,或是秧歌化了的迪斯科。抒發懷舊的老人也有盡情之處,雙休日的景山公園常常有上百人自發集聚,大唱上世紀50年代的歌曲,煥發往日的青春。中年人大都鍾情『國標』,每在清晨或傍晚,凡是公共場地,就不乏就地起舞的景象。

要說能歌善舞的,習慣性地是指少數民族,而在中華民族中占了絕大多數的漢族,從宋明以來罕有自娛性的舞蹈。這並非是漢族缺乏跳舞的豪興,在先秦和漢唐都有即興起舞的時尚,後來這種傳統幾乎喪失殆盡。對此,宋明理學起了重要作用。儒學發展到古代社會後期成爲社會的統治思想,它確立了存天理、滅人慾的信條,違背了人性發展的自然欲望,壓抑了人們身心。舞蹈本是表現自我的情感藝術,卻爲理學所不容,成爲抑制和專政的對象。舞蹈作品逐漸被戲曲吸收,失去獨立發展的地位。從此人們遠離了舞蹈,除了節慶例會、迎神賽會間有自娛自樂外,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已與舞蹈無緣。如今卻在受儒教禁錮最深的漢族民眾中,暴發出這樣如醉如痴的舞蹈熱情。這是中華民族充滿朝氣和活力的表現,也只有在個性張揚的時代,才能有這樣旺盛的生活激情和充沛的精力。縱觀歷史,只有在集體舞興盛發達的唐代才能比擬。

如果說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前現代向現代化的過渡時期,時有光明與黑暗、希望與失望、前進與倒退的種種糾葛和衝突,遠不能擺脫轉軌中的陣痛,但是市場經濟的導向,卻一馬當先衝破了束縛人性的桎梏,釋放了潛藏在中國人心靈深處的生活激情,這是史無前例的景觀。難能可貴的是,從自娛自樂的歌舞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性格,早把昔日什麼中國人是萎縮性、壓抑性人格等說法拋諸腦後。熱烈奔放的街頭一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民族性格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