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春秋講壇2015年第一講在孔子研究院儒學會堂國際報告廳舉辦,來自上海開放大學的鮑鵬山教授主講了【孔子與士】。鮑鵬山結合【論語】等儒家經典,將『孔子與士』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闡述,指出原始儒家學說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他認為,孔子不但是中國人心中的聖人,也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精神導師,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之前,儒是士中最落魄的鮑鵬山首先談到了孔子之前的士,他從夏商周三代的社會結構入手,闡述了士在社會中的位置。『夏商周三代在社會形態、整個社會結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鮑鵬山說,周和商相比,商實際上是一個部落的聯盟,天下有很多的部落,所謂的周武王帶八百諸侯滅商,八百諸侯實際是借用後來的概念,來描述以前的狀況。以前不叫諸侯,只是酋長,包括周文王都是部落的酋長。很多個部落,有的小,有的大,商的部落是最文明,也是最強大的,大家就公推它是聯盟的盟長,相當於這樣一種形式。後來說商朝的『朝』,是借用了秦朝以後『朝』的概念,這個『朝』也不是中央集權的這樣一種制度。 商朝的部落聯盟發展到後面,逐漸就沒有辦法再維持下去,各個部落勢力的大小在不斷發生變化,商這個大的部落已經很難再很好的調節、處理各個部落之間的糾紛,商紂王自己也因為品格的缺陷,不能夠很公平的、公正的來處理各個部落之間的糾紛,有些部落漸漸的就不再到這個地方來尋求解決,就到商朝的西邊周部落去尋求解決。商紂王就很生氣,把周文王囚禁起來。到後來,周朝以一個新興的、強大的部落把商給推翻之後,他們也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還是以部落聯盟的方式,來建立一個新的國家的制度的話,那麼未來很難保證不會重蹈覆轍。周朝統治者經常提一個詞,叫『殷鑑』,就是商朝滅亡的教訓。 現在一般講的商朝滅亡的教訓,主要就是失德,不夠仁義,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商朝的滅亡,這是『殷鑑』非常重要的內容。周朝建立以後,非常重要的意識形態就是道德,但是『殷鑑』裡面還包括制度的反思,就是說要繼續再以部落聯盟的方式,也就不能解決此前社會就有的問題,周朝就開始實行分封制。『我傾向於把分封制叫做家天下。我們現在的學術界對家天下有個特定的提法,就是指秦朝以後的天下就是家天下,我覺得周朝的天下倒是真正的家天下,是因為他是以一家的血脈來代替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間是沒有血脈關係的,但是分封的諸侯和天子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荀子講,周朝的嫡子分封,封了71國,但是姬姓獨占53國,71國裡面姬姓就占了53個。剩下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幫助姬姓滅商的,比如說齊國的姜尚;還有一類是古代的帝王,比如說夏朝。後面的兩類帶有照顧性、尊重性,來顯示周朝的德行,那53個同姓國才是真正決定了周朝這個國家的性質,所以我覺得周朝才是真正的家天下,以一家血脈來代替眾多沒有血緣關係的部落,他希望以家族的結構模式來消弭部落之間的衝突,他這一點做得還是比較成功的。當然,後來到春秋戰國以後,隨着時間推延,家族的氣息越來越淡了,諸侯之間也發生了這樣殘忍的戰爭。 秦朝統一之後,就不再分封諸侯,而是官天下。實行中央集權,各個地方官員是朝廷任命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有血緣關係的幾乎很少,因為他們怕的就是貴族對王權的制約。官天下延續了很久,一直到孫中山推翻帝制。』鮑鵬山講道。士和儒是什麼關係?在鮑鵬山看來,儒是不仕之士,士是一個身份,混得好了,就做官了,所以由士到做官的仕,就是在『士』旁邊加了個人字旁。這表明什麼?士成人了他的正當職務就是做官。可是假如一個士到了成人了,但是一直沒有能夠做官,並且到了最後越來越看出來再沒有希望做官,這種人就變成了儒。儒實際上是一直沒能做官,並且已經失去做官希望,所以儒是士中最落魄的,他們已經完全流落在民間,他們已經進入不了國家的體制。所以儒的精神狀態比士還要差得遠。所以在孔子的時代,儒是士中沒有職位的,卻又受過六藝的培訓,從而在社會上憑藉熟悉相關禮儀,從事相關職業獲取社會資源的人。孔子之前,儒是被人輕視的,從體制中剝離出來的士。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