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满清伪正统:放棄华夷分辨原则,终难容《孔氏家仪》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5-7-31 23:56|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8775| 評論: 0|原作者: 管蕾|來自: 《孔子文化》季刊2015年第2期

摘要: 清代“正统”观的建构建立在与汉族士人“道统”的争夺之中。疆域上的大一统为征伐所得,已是定势,但难免有残暴之嫌,而“道统”长期以来为士人所拥有。为破解汉族士人的优越感,获得对王朝的认同,清代以朱子理论为 ...

四、结语

清代“正统”观的建构建立在与汉族士人“道统”的争夺之中。疆域上的大一统为征伐所得,已是定势,但难免有残暴之嫌,而“道统”长期以来为士人所拥有。为破解汉族士人的优越感,获得对王朝的认同,清代以朱子理论为立国基础,在思想上推崇儒学,凸显“礼”以恢复秩序实现社会重建,最终达到获得王朝建立的“合法性”。

在此过程中也包含着对旧礼的更新以应时变。康熙看到这一点,说:“若夫帝王法古致治,总在师其意而不泥其意。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夫损益者,因时制宜之谓。”(《朱子全书序》,《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一,《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正是在参照明代礼典基础之上,同时参考古礼重新厘定的清代礼典。

孔继汾撰《孔氏家仪》亦如此。据好友江衡所言,孔继汾所著《孔氏家仪》目的只为“欲率族之心一轨于礼,上以明圣朝之典,前以传先师之绪,后以息聚讼之纷”(孔继汾:《孔氏家仪序》,第360页),但看到实际生活中丧礼所承载的道德情感意义变淡的现实,作为一个“性亢直”且深谙于礼制的人,孔继汾愤然引程颐的话“古人居丧,百事皆废;今人居丧,百事如常”(孔继汾:《吉礼一》,《孔氏家仪》卷二上,第373页)进行批判,表示不满。但即便如此,孔继汾也无意去触犯大清律令,身为孔子后裔,孔继汾更无些许忤逆之心。

历次会审的参与者也承认,孔继汾著《孔氏家仪》“虽只为伊家所行礼节起见,尚非有心违悖与增减制书”(《大学士公阿等为遵旨会审孔继汾奏摺》,《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第一册,第544页),但其所触及议论的是《大清会典》,是皇帝希冀以此“陈纪立纲观人文以化天下”(《钦定大清会典·凡例》)的一部书,在清代有着立国之本的举足轻重地位,在确立清代“正统”性上有着重要作用,却被身为“诗礼传家”的孔子后裔孔继汾指责为不懂礼。故孔继汾遭此罹难,“《孔氏家仪》案”成为乾隆后期数量极少的文字狱案之一,且经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规格极高。

但与乾隆同期文字狱主犯动辄斩首株连的遭遇相比,孔继汾所受惩罚颇轻,只是将本人遣戍伊犁,衍圣公及家人、族人等都并未波及,且尚在遣戍途中就允许以资赎回,只因孔继汾为孔氏后裔。维护孔氏后裔,即为维护儒学,维系“道统”。对“《孔氏家仪》案”的处理方式,正是基于此的考虑。

1234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