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賾妙門 以史鑑藝——我寫【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史】的初衷 最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拙著【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史】(封面見圖)。這部700多頁的精裝本,朋友拿在手中覺得不易,問我:為什麼要如此勞力費神寫這本書?我答了三個字『有興趣』。40多年來,我以臨池學書為樂,越到後來越覺得,只有深入了解書法藝術的發展史,才能真正理解書法藝術是什麼。這就是這部書法史非寫不可、欲罷不能的原因所在。 自民國以來,出版的書法史著作並不少。但我深感現有的各種書法史中尚有許多問題未得到澄清。例如,書法最基本的章法,是自右至左豎着寫,這個規矩是怎樣形成的?再如,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是怎樣形成的?還有,周朝近800年間,只是使用金文大篆嗎?秦時的小篆,為何一到漢朝就變成了隸書?為何到東漢末年會出現鍾繇的楷書這種書體?為何南北朝時期字體變化如此豐富?為何書聖王羲之會在東晉出現?唐楷為何高於魏碑……我認為,對這些現象或問題的釐清,對於書法鑑賞和書法研習都非常重要。當年,恩師啟功先生諄諄告誡:學書法雖然需要工夫,但並非苦練可成,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這其中有很多『事兒』,這些『事兒』搞不明白,就不可能寫好書法。多年後我才明白,這所謂的『事兒』,實際上就是書法史上的『事兒』。 現在的書法愛好者,多有學隸書而醉心於漢簡隸書者,學了漢簡隸書便很自信,認為自己的書法有『來路』且相當『高古』,卻不知道,漢簡文字大多是吏卒、抄書人、賬房先生等不知名的民眾抄寫的律令、名冊、賬簿等,雖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卻不是書法藝術創作。再如『魏碑』字體,現在有些書法愛好者,學習寫楷書不學唐楷而學『魏楷』,殊不知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300餘年,是文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的過渡期。由『隸』變『楷』的主因在於東漢時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書寫材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漢末的鐘繇,就是第一個變革隸書寫出楷書的書法家。但紙張的使用有一個替代竹簡的過程,字體的改變也需要有一個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從漢末一直持續到隋朝。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南北分治,江南匯聚了漢文化的精英人物,他們創造出了以二王為高標的、流美便雅的行書和草書,小楷也達到極高水準。北朝由少數民族統治,北方就創出了端厚質樸的『魏碑』,但『魏碑』並不是一種成熟的書體。直到隋朝統一,南北文人匯聚,文化藝術隨之融合貫通,書法藝術得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如隋代的【啟法寺碑】和【龍藏寺碑】等碑文的書法,便開唐代楷書藝術先河。其實,楷書是在隋代實現了它的藝術升華。今天所謂的初唐楷書名家,如歐陽詢、虞世南等都是在隋朝時便已聲名鵲起。所以,自唐、宋、元、明一直到清中期以前,書家們都不寫『魏碑』,這種書體因為阮元、包世臣和康有為『北碑南帖』的主張,才在清朝後期流行起來。它的流行,讓書苑出現新花樣,但書體的演變過程、對各類書體客觀而全面的認知,是學習書法或追求書法藝術創新所不可不知的。書法史上類似的問題有很多。所以,寫一部書法史不應只是文獻資料的堆砌,更應當有史鑑、有分析。 在已有的書法史著作中,就其敘述的完整性都或多或少有作為『史』的缺憾,主要表現在:一是相對於東晉時期的北方,所謂的十六國時期(今也有稱之為十九國時期)的書法,自公元304年至439年,大約135年的歷史;二是相對於北宋時期的北方契丹及遼代的書法,大約有200年的歷史;三是金代大約120年間的書法,在現有各種書法史著述中皆多付之闕如或語焉不詳。尤其是金代書法,着實成就不菲。啟功就曾有過金代書法勝南宋的評價。有鑑於此,拙著儘量搜集相關史料,對這三個時期的書法藝術予以介紹,以便了解這三個由北方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接受乃至創新有着怎樣的過程。 一個時代的書法理論和書法觀念,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一時代的書法審美意趣和潮流傾向。於是,我在書中介紹每一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的同時,專辟一節,闡述同時代書法理論或書學文化概況,以彰顯書法理論與創作實踐之關係。古代的書法理論,內容龐雜而浩瀚,我認為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專門理論家的著述,他們無心於書法或寫不好書法,前者如唐代的張懷瓘,後者如清代自嘆『眼中有神,腕底有鬼』的康有為,這些理論家的說法我雖會去了解,但我更重視第二類——那些在書法藝術上卓有造詣的大家們的書藝見解,如蘇軾的【東坡題跋】、米芾的【海岳名言】、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等,學書者如能從中有所體悟,則極有裨益。 我自1997年始撰【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至【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史】定稿,歷時18年之久,所得所失,正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個人認為,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字書寫藝術,確有『妙門』需要探究,而這個『妙門』又非簡單技藝傳授可以明了,它存在於歷代傑出的書法名家和大家的書法藝術之中,給後世以無盡的啟迪。只有通過對書法藝術發展史的探索,方能揭示出書法藝術的奧秘。因此,『探賾妙門,以史鑑藝』便是支撐我一個人跑完這場長達18年之久的『馬拉松』的理由所在。我深知,以個人的綿薄之力與淺薄之學,本不堪負此重任,書中訛謬及遺漏舛錯必不可免,唯有祈求學界方家和尊敬的讀者多多諒解和賜教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