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武阳镇红薯干食品技能大赛
报名参赛的队伍 红薯干食品大赛评审现场 诱人的红薯干食品
当地民众的精彩节目
孩子们的节目吸引力很多人来围观 “这一次,农村的大娘大婶们终于可以露一手了。”12月6日,“中华国学践行基地——雀林国学堂”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红薯干食品技能比武大赛在绥宁县武阳镇雀林村举行,来自武阳当地的100名农民选手就红薯加工技能展开较量。比武状元不但戴上大红花,还获得了1000元现金奖励。参加技能大赛的都是农村的留守老人、农家妇女,比武的作品就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两斤红薯干。 本次活动由绥宁国学践行协会主办,长沙市仁乐公益发展中心、长沙理工大学谭州夜话国学社、长沙君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绥宁联合商会、武阳镇雀林村共同承办。中共绥宁县委宣传部部长黄俊玲出席此次活动并致欢迎词。 “我们就是要通过老百姓自己来组织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开展农产品技能加工大奖赛,同时推广国学教育,建设一个敬老尊贤、家庭和睦、鸟语花香、人丁兴旺的国学践行村庄。”中华国学践行基地发起人刘维育先生说,“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我们选择了绥宁武阳镇雀林村为试点,全力打造中国首个“国学践行村”。以传统农产品放心食物红薯种植、加工为核心,以生态民居、农家体验和传统文化学习实践为辅助,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探索一种公益与商业结合共同支持三农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带领农民脱贫、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此次活动是绥宁国学践行协会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思想上延伸“精神扶贫、国学脱愚”的工作思路,拟打造首个“中华国学践行基地”,把国学普及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公益慈善帮扶与农副业生产相结合,将社会资源整合与农村农业扶贫相结合,采取力度最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工作方法,让雀林村“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成示范”,把雀林村建设成依托国学、集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民族工艺为一体的特色村、示范村、明星村。 协会将借助武阳镇农副产品特色资源、历史资源等有利条件,邀请各界社会资源进驻雀林村,共同把雀林村全面建设为中华国学践行第一村。为此,绥宁国学践行协会计划用一年时间,通过确定基础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以“互联网+农业”的营销思路,支持国学村走新农村特色发展道路,并以“一带一路”方式推动武阳镇其他村的共同发展。 协会将原废弃村小改建为国学堂,并邀请仁乐公益、谭州夜话国学社配备国学老师。国学堂是公益性免费教学的,建成后就定时定期组织全体雀林村村民前来学习国学以及相关礼仪。协会通过成立国学食品加工基地,组织留守群体、农村妇女制作红薯干系列农副产品销售;还将协助村民成立自治小组,以国学文化、旅游经济、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带动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建立起新农村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系统。 此次农副产品加工技能比武大赛,从最初报名的300多人中选出了100人参加现场比赛。评委组由来自长沙各公益机构的知名人士、食品专家、商业专家组成。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国学堂:学习传统文化让留守儿童内心更温暖 此次活动中,来自午阳镇的小学生还表演了一系列富有中国传统意义的节目。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现场的民众看的如痴如醉。整个氛围充满着和谐与快乐。特别是一些父母常年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在此次活动中体验到了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国学的知识。 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保守估计超过6000万,调查显示,每4个留守儿童中就有1个存在心理孤独问题。家贫、当地没有打工机会及带孩子务工负担太重,均是造成儿童留守的原因。对于扶贫问题,习近平还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另外,留守儿童最缺父母陪伴,最需要关爱。 当地负责人表示,中华国学践行基地——雀林国学堂后,每个周末都将在国学堂举办公益国学讲座和国学诵读活动,每年都会组织几次传统美德的演讲活动,以及外出游学活动。活动以中小学生为主,“小手拉大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从而让留守儿童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这次我获得了三等奖,非常高兴。但我还想去找一下第一名,跟她学习技术。希望明年有更好的成绩。”一位获奖的大妈高兴地说。绥宁国学践行协会负责人表示,绥宁(武阳)农副产品加工技能比武大赛每年将举办一次,旨在发掘农副产品加工人才,调动群众的学习生产积极性,进而改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面貌和精神素养。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