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與張伯禮院士握手 青蒿素抗瘧研究 斬獲首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時間12月10日下午4:30,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出席典禮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過了諾貝爾獎的獎章和證書。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現任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發現及其應用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瘧疾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常見病、多發病。從17世紀發現金雞納樹皮具有抗瘧功效後,相繼問世的阿的平、氯喹、伯喹等都因人類產生抗藥性而逐漸失去藥效。為此尋找新結構類型的抗瘧藥成為全球的熱點和難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漢斯·弗斯伯格在致頒獎辭時高度評價了屠呦呦的科學貢獻。他說,『每年大概有50萬人死於瘧疾,其中大多數為兒童。在20世紀60和70年代,屠呦呦參與了中國一個開發抗瘧藥品的重要項目。當屠呦呦在閱讀古籍時,她發現一種叫做青蒿的植物在治療發燒的配方中多次出現。於是她開始在感染瘧疾的老鼠身上試驗這種青蒿的提取物。試驗發現一部分的瘧疾寄生蟲死亡但整體的試驗結果並不一致。因此屠呦呦繼續回到古籍中尋找。在一本1700年前的古書中,她發現一種對青蒿低溫提取的方法,這樣得到的提取物療效非常顯著,可以殺死所有寄生蟲。這其中有效的成分隨後被確認並被命名為青蒿素。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青蒿素能夠通過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殺死寄生蟲。屠呦呦對青蒿素的發現引起了對抗瘧新藥品的研製和發展,這種藥品已經挽救了上百萬人的性命,將過去15年瘧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青蒿素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獎,彰顯了科研協作攻關、舉國體制的價值。正如屠呦呦在榮獲拉斯克獎時說,『榮譽不是我個人的,還有我的團隊,還有全國的科學家們』。『這是屬於中醫藥集體發掘的一個成功範例,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青蒿素的抗瘧研究』曾獲1979年度國家二等發明獎。2011年屠呦呦教授獲得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2015年榮獲哈佛大學醫學院華倫·阿爾波特獎。目前獲6個新藥證書,1個臨床批件和2個中國發明專利。 瑞典時間12月7日,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諾獎演講報告廳,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為全世界講述一個關於中國科學家從中醫藥中尋找抗瘧新藥的故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屠呦呦在演講近結束時談到領略中國文化魅力以及發掘中醫藥寶藏,引用了唐詩【登鸛雀樓】,勾起了全場觀眾的中國情懷,也贏得陣陣熱烈掌聲。 『我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不僅在醫藥領域,而且在各個領域都能加強創新,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在醫藥領域,中國中醫有很多很好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現代科研手段實現中西醫結合,從而發現更多新藥為人類健康服務。』在瑞典諾貝爾獎周期間,屠呦呦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 中醫藥項目首摘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何處理好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關係,實現中醫藥科研的突破,一直是壓在廣大中醫藥科技工作者心頭的一個『頑症』。 2003年,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陳可冀院士主持完成的『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獲得中醫藥行業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以『冠心病』為研究重點和突破口,從中醫理論、臨床、現代科學基礎及藥物等方面對血瘀證與活血化瘀治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陳可冀院士在工作 該項目曾先後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自然基金委的重點資助,相關內容從『七五』到『十五』連續4次被列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不僅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更通過三代人歷經40年探索,形成對傳統中醫理論進行全方位現代研究的成功模式,使中醫藥科學研究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陳可冀教授每每在回顧科研歷程時,總會提起最早提出將活血化瘀法運用於冠心病治療的已故著名中醫專家郭士魁老先生。 20世紀60年代以前,活血化瘀主要用於跌打損傷、婦科疾患等,在冠心病的治療中應用較少。以治療心血管病見長的郭士魁在不斷探索臨床用藥過程發現,大劑量活血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絞痛,因此,他開始嘗試用活血化瘀中藥治療冠心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1960年,以陳可冀為首的西苑醫院的課題組在郭士魁治療經驗的基礎上,又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率先提出冠心病的主要病機為『心血瘀阻、血脈不通』,倡導以活血化瘀法為主治療冠心病。在國內率先採用隨機、雙盲、雙模擬、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方法,證實了活血化瘀方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這種理論認識和治療方法得到了國內學者的廣泛認可,並迅速在全國推廣應用。 上世紀70年代起,在臨床研究獲得肯定後,該研究項目步入臨床與基礎研究並進的階段。他們又對34種常用活血化瘀藥、有代表性的8個經典活血化瘀古方和大量的驗方、研製方、單味中藥及多種有效部位、成分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實驗研究。發現了活血化瘀方藥一系列新的治療作用,如調節心肌代謝、改善心血管功能、抗心肌缺血、抗高脂血症及動脈硬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及分子、受體、基因等方面的調控功能,揭示了活血化瘀的治療規律。這些對臨床醫生準確的辨證施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為臨床用藥提供了可靠的試驗依據。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冠心病介入治療這一技術被引入我國,一度被譽為『開闢了冠心病治療的新紀元』。陳可冀院士敏銳地抓住介入治療後再狹窄這一難題,結合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成功及再狹窄發生的病理環節,大膽提出『血脈瘀阻』為再狹窄發生的主要機理所在,選擇經典活血化瘀中藥製劑『血府逐瘀湯』及其簡化方進行中藥干預再狹窄的研究。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觀察大量冠心病介入治療後患者,發現血瘀證的輕重與再狹窄的發生關係密切,活血化瘀中藥干預可明顯減少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再狹窄的發生及心絞痛的復發。活血化瘀治療為介入治療後再狹窄開闢新路。 本項研究不僅提升了冠心病的臨床療效,還降低了治療費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保護勞動力的同時,減輕了患者的負擔,為國家節約了醫療費用。對『血瘀證』和『活血化瘀』現代科學內涵的闡釋,以及一系列診斷和治療標準的建立,推動了傳統中醫理論現代化的發展,特別是在對作為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中樞的『證』的現代認識,提供科學依據。 本項目在繼承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從血瘀證的病因病機、整體宏觀的臨床症狀和體徵描述與現代醫學微觀病理生理改變的關係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比較、歸納、分析,較系統地闡明了血瘀證的科學內涵,以及『活血化瘀』的基本治療規律與作用原理。 此外,課題組在大量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基礎上,獨立或合作開發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新藥,如精製冠心顆粒系列、血府逐瘀系列等,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帶動了全國中藥新藥的發展,特別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中藥的研究和開發,使中藥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在全國形成了活血化瘀藥的研究高潮,並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活血化瘀』已成為繼針灸之後,中醫藥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又一種治療方法,對中醫藥走向世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成藥二次開發體系 推動中藥產業技術升級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領銜的『中成藥二次開發核心技術體系創研及其產業化』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讓古老中藥融入新時代,賦予其現代科技內涵,即中藥的「二次開發」。』張伯禮介紹,該項成果原創性提出中成藥二次開發的理論、方法及技術策略,創立基於系統工程學的中成藥二次開發模式,形成高科技與中藥產業融合的創新發展特色。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也是具有特色的醫藥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義。由於歷史原因,中藥科技基礎薄弱,導致中成藥臨床定位模糊、製藥工藝粗放、質控技術落後、過程風險管控薄弱,這些因素制約了中藥品種做大做強,品種多而小,近萬個中成藥品種中,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種僅百餘個,沒有過十億元的大品種。 臨床需要『好藥』,產業需要『大藥』,如何培育質優高效的中藥大品種,是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也是重大科技問題。2006年,天津市政府與科委組織實施『天津市現代中藥大品種群系統開發項目』,由張伯禮任技術負責人,採取產學研合作、企業具體實施組織方法,開展中成藥大品種的系統開發研究。 項目組將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加以解決,組織多學科研究隊伍協同攻關,深入企業調研,構建了中成藥臨床定位、藥效物質整體系統辨析、系統網絡藥理學、工藝品質調優和數字化全程質控等核心技術體系,形成了中成藥二次開發模式及研發策略。 項目組建立了基於整體觀的中成藥辨析技術,系統性辨識中藥化學組成、藥效物質、有害雜質及主要成分體內過程等;創建了基於藥效及體內過程特點的中成藥質檢指標辨析技術,將化學組成、藥效物質及體內過程的研究結果整合到質量檢測標準之中,顯著提升藥品質控水平。 在動物、組織和細胞水平上,構建以系統藥理學為核心的中藥作用機理多層次研究技術平台,應用於中成藥作用機制的研究辨識;率先從網絡藥理學角度闡釋中藥多組分/多通路/多靶點整合調節機制,並創建了基於網絡藥理學的中藥藥效評價方法,為揭示中藥作用的網絡狀複雜關係提供了關鍵技術。 項目組首創中藥製藥過程系統工程技術,建立了中藥製藥過程分析、建模及優化方法,對製藥過程進行系統辨識及綜合調優。將過程參數檢測、工藝品質調控、質量風險管控、數字化平台與製藥工藝設備等同步進行系統優化設計,構建基於綠色製藥理念的高品質中藥製藥工程體系。 圍繞提高中成藥的質量,從製藥工藝品質入手,項目組創建了中藥製藥工藝品質調控與優化技術,解決了中成藥化學成分複雜,工藝參數與藥品質量關係不清的難題。科學設置製藥工藝品質調控點及質控指標,以量化模型取代傳統經驗,精準控制工藝參數,實現提高藥品批次間一致性及節能減排目標。 此外,項目組還提出中藥製藥過程質控理論,創建了藥材—成藥質檢、製藥過程質控與製藥工藝品質控制相融合的『三位一體』全程質量控制技術。創立中藥製藥過程質量監測技術,為大幅度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提供了技術支撐。 從2006年到2013年的7年間,項目組共完成32個中成藥品種的二次開發,並無縫連接實施成果轉化,使銷售額過億元的品種由3個增加到12個,2012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累計銷售額超過200億元,構建了天津市中藥大品種集群,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企業和科研院所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及應用體系,促進了名優中成藥向中藥大品種的轉化。 同時,該項目研究成果在全國19個省市的近百家中藥企業推廣,推動中藥大品種不斷湧現,過億品種達到近500個,過億元品種年累計銷售額達1200億元,提升了產業聚集度。實踐證明,中成藥二次開發是一條投入少、見效快、創新驅動中藥產業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推動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時服務醫改、惠及民生,可為重大疾病防治提供安全有效、質優價廉的藥物,對保障我國醫改成功,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