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瑰寶,帖學秘籍——讀上圖藏宋拓【寶晉齋法帖】 寶晉齋法帖 傳世的宋拓本叢帖,能較完整流傳至今的,實為鳳毛麟角。除【淳化閣帖】【絳帖】外,就是這部【寶晉齋法帖】了。2015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唯一宋拓全本、國家一級文物高仿精印出版。 【寶晉齋法帖】是由『寶晉齋』命名而來。『寶晉齋』是北宋書法家、收藏鑑賞家米芾的齋名。米芾好蓄法書名畫,尤喜收藏晉人書跡。崇寧四年(1105)米芾守無為,取自己所藏的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三件墨跡摹勒上石,並親題篆書『寶晉齋』三字於帖前,這【寶晉三帖】就是米芾所刻最初的【寶晉齋法帖】。 由於原刻石毀於兵火,拓本傳世極少。直到葛祐之知無為軍時,才依據米芾自刻的【寶晉三帖】『火前善本重刻』,這就是【寶晉齋法帖】第二次刻石。 南宋寶祐三年(1255)十二月,廬山曹之格任無為通判。在任期間,他看到葛祐之重刻的【寶晉三帖】也已『蒐遺抉芳,獨謝太保、王右軍兩帖,石角剝鱗裂,麗暗壁間漫不可摸索。及觀前守葛祐之之跋,謂得火前善本重刻,則知火前亦僅三帖,舊石之不存者,惟王大令一帖耳。寶晉有齋,實不稱名』。於是,曹之格把當時所能搜集到葛祐之重刻【寶晉三帖】殘石及火前、火後拓本,加上曹氏家所藏的晉人法書和米芾父子手跡,或叢帖舊拓本,『遠募工航石於五老山下』,再次裒勒並增補為十卷,咸淳五年(1269)完工。這就是第三次刻石的【寶晉齋法帖】。當然,此刻帖內容已由原來米芾所寶的三件晉人帖,變成米芾和曹氏兩家所寶的晉人法書,及米氏父子書跡的匯刻。 這部宋拓【寶晉齋法帖】共十卷,略有殘缺,是目前所見唯一最為完整的一套。存有151帖(其中重複18帖),米芾題字、題識、題贊4條,米友仁題跋11條,楊凝式等題記4段,曹彥約、曹士冕、陳畤、薛紹彭、王明清、單煒、張杓、張棱等宋人題跋14條。元代為趙孟頫所藏,明代庋藏於收藏家顧從義、吳廷、吳士諤處,清代為塗呈書、陳君家收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有明代馮夢禎、吳時宰、許志古及清代王澍、穆楊阿率等人題識。全帖十卷:第一至五卷,除了謝安【八月五日帖】,均王羲之書;第六、七卷,為王獻之書;第八卷,為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渙之四人書;第九、十卷,為米氏父子書。 曹之格所摹勒的【寶晉齋法帖】,內容豐富,價值極高。其中部分帖是翻刻宋代叢帖,這些帖在宋代雖屬普通拓本,但在七百多年後的今天,古刻大都散佚,這些法帖已不常見,屬孤本、善本。特別是一些傳世僅存的宋人跋文,對了解宋代刻帖發展歷史,解決宋代刻帖中的一些疑案,提供鑑別某帖真偽的方法,以及幫我們弄清【寶晉齋法帖】本身的內容及淵源演變,都起到積極作用,價值極高。 第一,使米芾或葛祐之所刻的【寶晉三帖】重見於世,並了解到【寶晉三帖】與【寶晉齋法帖】的內在關係,以及【寶晉齋法帖】極為豐富的內容。更為可貴的,米芾對自己特別崇揚的三種晉帖真跡,通過親自鑑定並董理刻石,其書作自當不失筆意,其藝術價值要比傳世的有些一味妍媚的晉帖高得多。因此,我們可以藉此上窺二王真相。 第二,一反宋人刻帖承襲【閣帖】習俗,刻錄許多【閣帖】未收的好書作,同時,保存一些名帖的早期刻本。如第一卷中的【寶晉三帖】,第三卷中的王羲之【二孫女帖】【二月二日帖】【二月廿帖】【九月三日帖】【舊京帖】【州民帖】【傾日帖】等,第五卷的【廿七日帖】【有書帖】等。這些作品都依賴【寶晉齋法帖】而留存。第二卷的【蘭亭序】【樂毅論】【東方朔畫贊】【黃庭經】【快雪時晴帖】等,都據當時家藏舊帖及宋拓叢帖摹勒,成為傳世難覓的善本。 第三,提供一些宋代皇帝以及唐宋書家、文人的書跡。該帖除有宋太宗御書『謝安書』,宋高宗御書『定本蘭亭』『米芾臨王羲之王略帖』『米芾臨王羲之暴疾等帖』等題簽,還有唐代歐陽詢、柳公權,五代楊凝式的書跡,特別是宋代文人薛紹彭、王明清、曹彥約、曹士冕、曹士兗、單煒、張杓、陳畤、張棱等人書跡。內除薛紹彭外,其餘人的書跡從未見過,是傳世僅存孤本。 第四,從曹之格、曹士冕等宋人跋文、題識中所記載的內容,可了解到宋代刻帖發展的一些情況。曹之格云:『其私塾之稱於時者又數十家,雖斷爛中出數行字,好事者亦不惜千金爭持去,足以見本朝文雅之盛。』同時,提供了許多辨別考證有關宋代帖學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解決宋代刻帖中一些疑案: 比如,證實【星鳳樓帖】是南宋曹士冕在嘉熙、淳祐間所刻。【星鳳樓帖】為誰所刻,歷來說法不一,有曹彥約家、曹彥約、曹士冕、趙彥約,或趙彥約所刻、曹士冕重摹等多種說法。由於【星鳳樓帖】真本早已失傳,因此刻者究竟是誰說不清楚。現宋拓【寶晉齋法帖】第二卷中,保存了曹士冕二段原刻於【星鳳樓帖】中的題跋,跋文明確提到,他翻刻【定武蘭亭】,把【定蘭審定訣】『且鑱之星鳳樓下,與同志共之』。把【樂毅論】『今復見此,因並刻之,而識其後』。從而證實【星鳳樓帖】是曹士冕所刻。 又如,證實王獻之【中秋帖】,實為米芾所選臨王獻之【十二月帖】。由乾隆皇帝所定並收藏『三希』之一的王獻之【中秋帖】墨跡,是否為王獻之真跡,前人曾對它產生懷疑。現在通過宋拓【寶晉齋法帖】,清楚發現米芾所臨的王獻之【十二月帖】,即是【中秋帖】的母本,【中秋帖】內容是【十二月帖】中一部分,僅失去『十二月割至不』『未復』『慟理』十字。所以【中秋帖】,實為米芾占有【十二月帖】後,傾心之至隨手選臨其中文字而成。 第五,為明清刻帖提供翻刻的底本。由於【寶晉齋法帖】存有許多孤本、善本的刻帖,因此明清許多書家在匯編自己的叢帖時,往往翻摹進這些名跡,以增添叢帖的名望。如:【東書堂集古法帖】有【裹鮓帖】;【寶賢堂集古法帖】有【鶻等不佳帖】【裹鮓帖】;【戲鴻堂法書】有【東方朔畫像讚】【米芾臨王羲之王略帖】【米芾臨王羲之期小女等七帖】等。 第六,存有大量唐宋鑑賞印鑑。這是此叢帖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存世宋代叢帖未曾有的。有唐朝『開元』『弘文之印』,唐相王涯『永存珍秘』,褚遂良『褚氏』,南唐李煜『建業文房之印』『集賢院御書印』,宋代蘇易簡『四代相印』『許國後裔』『武功蘇壽』『武功彥居』『墨妙筆精』,建中御府『翰林之印』,高宗內府『內府書印』『內秘書印』『機暇清玩之印』『紹興』等等。而其中有些印鑑在書畫原跡上已見不到,僅見於此帖,如:褚遂良的『褚氏』印,建中御府的『翰林之印』,唐玄宗的『開元』小璽。 【寶晉齋法帖】在明清時都被翻刻,是以宋拓本的殘帖,增補入其他雜帖;或以群帖雜湊而成的偽十卷本。宋拓本與偽刻本有明顯不同之處:一是宋拓本前三卷的卷首篆書標題寫卷第『弌』『弍』『弎』,而偽刻本則寫作『一』『二』『三』;二是各卷內容不同,宋拓本首帖是【王略帖】,偽刻本首帖是【樂毅論】【黃庭經】;三是【蘭亭序】界行不明顯者是宋拓,烏絲欄明顯者是偽刻本。 雖然這部宋拓【寶晉齋法帖】,也存有錯亂、舛訛、殘缺、偽跡等瑕疵,但它為我們保存了許多研究帖學的史料,是一部極有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值得重視的宋代叢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