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研究,為何獲大獎 中英美學者合作的『黍和粟的起源與傳播』獲世界考古論壇研究成果獎 15日,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舉行了考古研究成果獲獎項目的集中匯報,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趙志軍研究員和英美學者合作開展的多學科研究項目——黍和粟的起源與傳播,引發了熱烈討論。 在過去的10年裏,中國、英國和美國的學者通過合作研究,確定無疑地揭示出黍和粟這兩種小米起源於中國北部的旱作農業,後向外傳播,在史前時期便已到達歐洲和印度。 在農業起源研究中,較之高產的大粒糧食作物如小麥、水稻和玉米而言,硬質的小粒糧食作物黍和粟兩種小米較少受到關注。為什麼這樣一項關於小米的研究會獲大獎? 發現了歐亞大陸具有直接測年數據的最早小米遺存 本世紀以來,由於浮選法的普遍使用,我國出土了大量的早期小米遺存,為探討小米起源提供了實物證據,其中以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遺址的發現最為重要。興隆溝位於內蒙古赤峯地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村落遺址,通過浮選發現了1400餘粒炭化小米,其中以炭化黍粒為多。4份炭化黍粒樣品被送至中國、加拿大和日本的碳14實驗室進行加速器質譜(AMS)測年,結果完全一致,校正年代為距今7670—7610年,這是目前歐亞大陸上所發現的具有直接測年數據的最早的小米遺存。 發現了小米的馴化經歷了數千年進化過程 另一個重要發現來自魚化寨遺址。魚化寨位於陝西西安市,是一處仰韶文化村落遺址,文化堆積的年代跨度自北首嶺期至半坡晚期(約7000—5500年前)。研究團隊從遺址浮選出土了5萬多粒炭化粟粒和黍粒。經過測量和統計,魚化寨遺址出土的不同時期的小米在形態特徵和尺寸大小上明顯有所不同,自早至晚表現出了從殘留野生特性向完全栽培形態的逐漸轉變。這說明,小米的馴化是一個經歷了數千年的緩慢的進化過程。 確定了小米在6500年前已成為北方人的主食 除了植物考古新發現,研究團隊還應用了大量前沿科技方法開展研究,例如基因考古、穩定同位素食譜分析和分子標記分析。 基因考古研究顯示了植物的譜系和其生物特性。最初的研究結果認為黍的起源地有一東一西兩種可能,但新的證據顯示,世界範圍內所有黍的祖本都來自於中國北方的同一塊區域。 根據最新研究結果,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小米已經成為當地人日常食用的穀物。在不晚於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時代,小米成為中國北方人口的主糧。 追尋了小米的傳播路徑 近些年來,在西方發現的三種與中國相關的早期農作物即蕎麥、黍和粟引起了學界的關注,使得之前一直被忽視的這些『次要』農作物獲得了在歐亞大陸史前史上令人矚目的位置,這種地位的提升與對它們的起源和傳播的研究密切相關。 綜合在我國和其他地區的考古發現,學者對黍和粟這兩種小米起源的環境背景和傳播路線有了更清楚的認識。考古人員在哈薩克斯坦東部地區發現了距今4500年前的黍子,也就是說黍傳播到中亞地區之後,繼續向西傳播到了高加索地區和歐洲。而另一方面,粟則從中國北方向南傳播,最遲在距今4000年時便於泰國和印度的遺址中被發現。 趙志軍和他的團隊的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科學】【當代人類學】【世界考古學】等國際學術刊物,被世界所了解。此次論壇的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說,多國的田野考古和多學科的合作研究代表了世界考古的方向。(記者楊雪梅)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